百词典

《抒怀上歙州卢中丞宣州杜侍郎》

时间: 2025-05-04 10:27:56

诗句

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

竹马迎呼逢稚子,

柏台长告见男儿。

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

独有贱夫怀感激,十年两地负恩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7:56

原文展示:

东来珠履与旌旗,前者登朝亦一时。
竹马迎呼逢稚子,柏台长告见男儿。
花飘舞袖楼相倚,角送归轩客尽随。
独有贱夫怀感激,十年两地负恩知。

白话文翻译:

从东边而来的珠履和旌旗,前者登朝时也是一时的风光。
竹马迎接的欢呼声中遇见了稚嫩的孩子,柏台上长久地告别我的儿子。
花瓣飘舞,衣袖相倚在楼阁上,号角声送走归来的客人,所有人都尽情随行。
唯有我这个卑微的人心怀感激,十年来两地相隔,感受到的恩情依然铭记在心。

注释:

  • 珠履:指华贵的鞋子,象征地位和荣华。
  • 旌旗:指军队的旗帜,象征荣誉和权力。
  • 竹马:指用竹子做的马,儿童玩的玩具。
  • 柏台:柏树做的高台,古代用来迎接贵客的场所。
  • 贱夫:自谦的称呼,指身处卑微地位的人。

典故解析:

  • 竹马迎呼:这里的竹马象征着童年无忧的生活,表现出诗人与儿童的亲密关系。
  • 十年两地:反映了诗人与朋友间的长久离别,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嘏(约公元 663年-730年),字子厚,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擅长五言诗。其作品多表现忧国忧民之情,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作者与友人分别多年后,感怀友谊与时光的流逝,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以及对往昔的感慨。

诗歌鉴赏:

《抒怀上歙州卢中丞宣州杜侍郎》是一首充满情感的古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与对生活的感悟。开头两句,诗人以“珠履”和“旌旗”来象征地位和荣华,暗含对朝堂之事的无奈与反思,似乎在感慨时光的流逝和荣华的短暂。接下来的描写中,竹马和柏台的意象则将目光转向了童年与亲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展现了生活的不同阶段。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谦的表达,强调了即便在卑微的位置,内心仍然充满感激,体现了对友情的珍视。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往昔的怀念,也有对现实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深邃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东来珠履与旌旗:东边的珍贵鞋子和军旗,象征着高贵与荣耀。
  2. 前者登朝亦一时:曾在朝廷中享受过一时的光辉。
  3. 竹马迎呼逢稚子:儿童玩竹马时的欢呼声,描绘出童年欢乐的场景。
  4. 柏台长告见男儿:在柏台上,向我的儿子长久告别。
  5. 花飘舞袖楼相倚:花瓣随风飘舞,衣袖相倚,描写了一种优雅的场景。
  6. 角送归轩客尽随:号角声送走归来的客人,所有人都随之而去。
  7. 独有贱夫怀感激:唯有我这个卑微的人心怀感激。
  8. 十年两地负恩知:十年来身处两地,心中铭记着恩情。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珠履与旌旗”,形成对称的美感。
  • 比喻:竹马、柏台等意象,使用生动的比喻,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意象分析:

  • 珠履:象征名利、地位。
  • 竹马:象征童年、无忧。
  • 柏台:象征告别、人生变迁。
  • 花飘舞袖:象征青春的美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东来珠履与旌旗”中的“珠履”指的是什么? A. 珍贵的鞋子
    B. 珍珠项链
    C. 珍奇的玩具
    D. 珍贵的马匹

  2. 诗人通过“竹马迎呼逢稚子”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儿童玩耍的怀念
    B. 对朝堂的厌倦
    C. 对大自然的赞美
    D. 对家乡的思念

答案:

  1. A
  2.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现了对过往时光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入思考,体现了人事无常的主题。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唐代诗人研究》

相关查询

补乐歌十首。咸池 石宫四咏 漫歌八曲。小回中 补乐歌十首。六英 补乐歌十首。网罟 系乐府十二首。贫妇词 系乐府十二首。思太古 系乐府十二首。下客谣 说洄溪招退者(在州南江华县) 夜宴石鱼湖作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馬字旁的字 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上闻 黄字旁的字 旧识新交 毛字旁的字 言之有理 杂环化合物 不敢自专 舟字旁的字 撮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雷霆之诛 包含细的词语有哪些 反面文章 谦克 洪宪帝制 高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