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9: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9:37
青槐夹驰道,方辔下麒麟。
朅来游绀宇,历玩同逡巡。
吴画与杨塑,在昔称绝伦。
深殿留旧迹,鲜逢真赏人。
一见如宿遇,举袂自拂尘。
金碧发光彩,物象生精神。
岁月虽已深,奇妙不愧新。
惊嗟岂无意,振播还有因。
乃知至精手,安得久晦堙。
二僧感识别,请以己艺陈。
或弹中散曲,或出丞相真。
览古仍获今,未枉停车轮。
青翠的槐树夹着通向寺院的小路,我驾着马车缓缓而下,像麒麟一样优雅。
这次来到这蓝色的殿宇,细细玩味间游览。
吴道子的画作和杨惠之的雕塑,昔日被称为绝妙的艺术。
在这深邃的殿堂里留下了旧日的痕迹,鲜少有人能真心欣赏。
一见面就像老朋友相聚,轻轻一挥手,拂去尘埃。
金碧辉煌的艺术散发着光彩,物象仿佛有了灵气。
尽管岁月已久,然而这种奇妙之感依然焕然如新。
惊叹之声岂是无意,传播艺术还有其原因。
因此知道精湛的技艺,怎么能长久地被埋没呢?
两位僧人感应到我的鉴赏,恳请以自己的技艺展示。
或是弹奏散曲,或是展示丞相的真迹。
观赏古今之美,绝不虚度这趟旅程。
作者介绍:梅尧臣(1002-1060),字聿修,号白华,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尤以诗歌和散文见长。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真挚,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尧臣游览相国寺净土院时,目睹了吴道子画作与杨惠之塑像的艺术魅力,因而引发了他对艺术的深刻思考。梅尧臣在诗中通过对艺术的欣赏,表达了对古今文化的继承与发扬的期望。
梅尧臣的《和原甫同邻几过相国寺净土院因观杨惠之塑吴道子画听越僧琴闽僧写宋贾二公真》是一首充满艺术气息和文化思考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青槐夹道、吴画杨塑的美景,展现了一个充满艺术氛围的环境。梅尧臣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他对这两位艺术家的敬仰,表达了对高雅艺术的热爱。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意象丰富,表现出诗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与感受。特别是在“金碧发光彩,物象生精神”一句中,诗人通过色彩与形象的结合,传达出艺术作品的生命力。此外,梅尧臣通过与僧人互动,展示了艺术在交流与传承中的重要性,强调了艺术不仅是个人的表现,更是文化的延续。
从“岁月虽已深,奇妙不愧新”中可以看出,尽管时间已经过去,艺术的魅力依然能够打动人心,反映了对时间和艺术永恒性的思考。诗中不仅抒发了对艺术的热爱,更蕴含了对历史的敬畏与对未来的希望,展现了梅尧臣作为诗人的深邃思考与广博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的主题是对艺术的赞美与珍视,强调了艺术在历史与人类文化中的重要性,同时也体现了个人对美的追求与对历史的敬畏。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鹿柴》相比,梅尧臣的诗更加强调艺术与文化的传承,而王维则侧重于自然景观的描绘。两者都展现了中国古代诗歌的独特魅力,但在表达方式上有着不同的侧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