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日使府寓怀二首》

时间: 2025-05-07 06:15:15

诗句

一想流年百事惊,已抛渔父戴尘缨。

青春背我堂堂去,

白发欺人故故生。

道困古来应有分,诗传身后亦何荣。

谁怜合负清朝力,独把风骚破郑声。

平生无解亦无操,永日书生坐独劳。

唯觉宦情如水薄,

不知人事有山高。

孤心好直迍犹强,病发慵梳痒更搔。

何事故溪归未得,几抛清浅泛红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15:15

原文展示:

春日使府寓怀二首 薛能 〔唐代〕

一想流年百事惊,已抛渔父戴尘缨。 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道困古来应有分,诗传身后亦何荣。 谁怜合负清朝力,独把风骚破郑声。 平生无解亦无操,永日书生坐独劳。 唯觉宦情如水薄,不知人事有山高。 孤心好直迍犹强,病发慵梳痒更搔。 何事故溪归未得,几抛清浅泛红桃。

白话文翻译:

一想到流逝的岁月和百般事务,心中惊恐不已,已经放弃了渔父的清闲,戴上了尘世的冠冕。 青春年华无情地离我而去,白发却不断地欺凌我,不断地生长。 道途的困境自古以来就应有所分担,诗歌流传后世又有何荣耀。 谁能怜悯我背负着清朝的重压,独自打破郑国的音乐,追求风雅。 一生中没有解决的问题也没有坚持的操守,整日作为书生独自劳苦。 只觉得官场的情感如同水一般淡薄,不知道人世间的事务如同山一般高远。 孤独的心喜欢直率,即使困难重重也坚强,病发时懒得梳理,痒了更是不停地搔抓。 为何故溪归去不得,几次抛开清澈的溪水,泛起红桃的涟漪。

注释:

  • 渔父:指隐士,比喻清闲自在的生活。
  • 尘缨:指官职,比喻尘世的束缚。
  • 堂堂:形容光明正大,此处指青春年华的流逝。
  • 故故:屡屡,不断地。
  • 道困:指人生道路上的困境。
  • 风骚:指文学上的才华和风雅。
  • 郑声:指郑国的音乐,比喻世俗的娱乐。
  • 无解亦无操:指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没有坚持的操守。
  • 宦情:指官场的情感。
  • 迍:困难,阻碍。
  • 故溪:指故乡的溪流,比喻归隐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薛能,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变,既有豪放的边塞诗,也有细腻的田园诗。这首诗反映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作者任职期间,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所写。诗中通过对青春流逝、白发生成的描写,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流年、青春、白发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诗中“一想流年百事惊”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惊恐,而“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则通过对比青春的离去和白发的增长,加深了这种无奈和厌倦的情感。后文通过对官场生活的描述,如“宦情如水薄”、“人事有山高”,进一步强化了作者对官场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简练,通过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感悟,展现了作者的内心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一想流年百事惊”: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惊恐。
  2. “已抛渔父戴尘缨”:比喻放弃了隐逸生活,接受了官职的束缚。
  3. “青春背我堂堂去”:形容青春年华无情地离我而去。
  4. “白发欺人故故生”:形容白发不断地欺凌我,不断地生长。
  5. “道困古来应有分”:指人生道路上的困境自古以来就应有所分担。
  6. “诗传身后亦何荣”:指诗歌流传后世又有何荣耀。
  7. “谁怜合负清朝力”:谁能怜悯我背负着清朝的重压。
  8. “独把风骚破郑声”:独自打破郑国的音乐,追求风雅。
  9. “平生无解亦无操”:指没有解决问题的办法,也没有坚持的操守。
  10. “永日书生坐独劳”:整日作为书生独自劳苦。
  11. “唯觉宦情如水薄”:只觉得官场的情感如同水一般淡薄。
  12. “不知人事有山高”:不知道人世间的事务如同山一般高远。
  13. “孤心好直迍犹强”:孤独的心喜欢直率,即使困难重重也坚强。
  14. “病发慵梳痒更搔”:病发时懒得梳理,痒了更是不停地搔抓。
  15. “何事故溪归未得”:为何故溪归去不得。
  16. “几抛清浅泛红桃”:几次抛开清澈的溪水,泛起红桃的涟漪。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宦情如水薄”、“人事有山高”。
  • 拟人:如“青春背我堂堂去”、“白发欺人故故生”。
  • 对仗:如“一想流年百事惊,已抛渔父戴尘缨”。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通过对比青春的离去和白发的增长,以及对官场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由生活的渴望和对现实生活的不满。

意象分析:

  • 青春:象征着美好的年华和无限的可能。
  • 白发:象征着衰老和时间的流逝。
  • 渔父:象征着隐逸和自由的生活。
  • 尘缨:象征着官职和尘世的束缚。
  • 风骚:象征着文学上的才华和风雅。
  • 郑声:象征着世俗的娱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已抛渔父戴尘缨”中的“渔父”指的是什么? A. 隐士 B. 渔夫 C. 官员 D. 学者 答案:A

  2. 诗中“青春背我堂堂去”表达了作者对什么的感受? A. 青春的留恋 B. 青春的无奈 C. 青春的喜悦 D. 青春的恐惧 答案:B

  3. 诗中“白发欺人故故生”中的“故故”是什么意思? A. 故意 B. 屡屡 C. 故乡 D. 故事 答案:B

  4. 诗中“独把风骚破郑声”中的“风骚”指的是什么? A. 风流 B. 风雅 C. 风俗 D. 风景 答案:B

  5. 诗中“何事故溪归未得”中的“故溪”指的是什么? A. 故乡的溪流 B. 故事的溪流 C. 故意的溪流 D. 故人的溪流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登高》: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由生活的渴望。

诗词对比:

  • 薛能的《春日使府寓怀二首》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表达了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薛能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而王维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

参考资料:

  • 《全唐诗》:收录了薛能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和特点。

相关诗句

相关查询

即事 大堤女 棹歌行·妾家白苹洲 闻省城急报 显灵宫集诸公,以“城市山林”为韵(四首选—) 天目 感事 徐文长传 虎丘记 满井游记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立刀旁的字 掩耳盗铃 页字旁的字 见马克思 物情离怨 振振有辞 息结尾的成语 箭无虚发 高字旁的字 包含骇的成语 甘字旁的字 逆听 同气 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夹道欢呼 嚣氛 妙算神谋 褒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