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10 06:16:4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10 06:16:41
作者: 路黄中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总戎诣幽胜,天使相追随。
跻山玉笥号,到峰石伞奇。
接武白云表,放情玄月时。
恬旷薄沆瀣,峻极超崦嵫。
平视羲和辔,俯观朝夕池。
岩中复何揖,坐位多所宜。
郁烈桂香眇,寅缘霞彩披。
孤光逗绮翼,独秀分琼枝。
灵气达心久,华容招目移。
遂忘日云暮,登降不知疲。
眷言丘壑士,养节松竹滋。
感激旌盖顾,干以献贞词。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石伞峰的情景,感受自然的壮丽与宁静。诗人称赞总戎到访幽静的胜地,天使般的陪伴随行。攀登山峰,仿佛听到玉笥的号角,到了峰顶,石伞的奇特景象展现在眼前。与白云相接,放飞情怀在玄月之时,心境恬静而广阔,仿佛超越了万山。平视羲和的车辙,俯视晨昏的池水,山岩中还有何等的礼遇,坐在这里十分惬意。桂香四溢,霞光披洒,孤独的光辉照耀着美丽的羽翼,独自绽放在琼枝之上。灵气传达心田已久,华美的容颜吸引着目光。竟然忘却了日落与云暮,登高与下降都不知疲倦。诗人感慨山川丘壑的士人,松竹滋养节操,感激前来的旌盖,愿以真诚的词句献上。
作者介绍: 路黄中,唐代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在诗歌中展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文环境的深刻思考,作品多表现出对山水的赞美和哲理的追求。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安定、文化繁荣的时期,诗人借助登高望远的机会,表达自己对自然的热爱与向往,同时寄托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登石伞峰》是一首体现唐代山水诗特征的诗作。诗人在登高的过程中,不仅仅是在描绘自然的美,更是在表达内心的宁静与对生活的感悟。全诗充满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态度的深刻思考。诗中通过“接武白云表”和“放情玄月时”等意象,展现出一种超脱于世俗的洒脱与自在。与此同时,诗人在描写美景的同时,也不忘表达对文化的追求和对士人精神的赞美。这种将自然和人文结合的写作手法,使得整首诗既有画面感,又有哲理的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羲和”是指哪个传说中的人物?
诗人在登高时感受到的是什么?
诗人通过什么意象来表现对自然的热爱?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登鹳雀楼》同样以登高望远为主题,但更强调人对自然的感悟与思考。李白的《庐山谣》则侧重于山水之间的豪放与奔放,体现出不同风格的山水诗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