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1: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1:17
灵洲延晚眺,月色满长林。
绝浦闻渔笛,空山响梵音。
潮回江岸远,雁下水云深。
歌舞浑忘寐,扁舟尘外心。
在灵洲的傍晚,我眺望远方,月光洒满了长长的树林。
在遥远的海岸传来渔夫的笛声,空旷的山谷回响着佛教的梵音。
潮水退去,江岸显得悠远,雁群飞下,水面与云层都显得深邃。
在这歌舞的氛围中,仿佛已经忘却了睡眠,心灵在小舟之外的尘世中徘徊。
作者介绍:梁孜,明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但其诗风清新脱俗,常以描写山水人文为主。
创作背景:这首诗可能是在一个宁静的傍晚,诗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好与人文的和谐,写下了这首诗,表达对生活的感悟。
《灵洲晚眺》以悠然的笔调描绘了傍晚的自然风光,诗人在灵洲的晚景中,感受到了月光、渔笛、梵音等元素交织在一起的和谐美。这首诗不仅展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月色照耀下的长林,渔笛声与梵音交织,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勾勒出一种典雅的氛围。诗中的“歌舞”与“扁舟”意象,象征着人类生活与自然的融合,表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世俗烦扰的超脱之感。全诗意境悠远,情感深沉,既有对自然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思考,体现了明代文人的情怀与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思考,以及对超然生活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月色”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迷惘
B. 宁静
C. 悲伤
答案:B
“歌舞浑忘寐”中的“忘寐”指的是什么?
A. 忘记时间
B. 不想入睡
C. 忘记烦恼
答案:B
诗中提到的“空山响梵音”意在表现什么?
A. 热闹
B. 宁静
C. 复杂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宁静之美,但更强调孤独与隐逸的情感。两首诗都展现了自然的美,但在情感表达上各有不同,梁孜更倾向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王维则更显孤独与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