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舟下大路峡》

时间: 2025-05-07 08:44:56

诗句

高秋明远水,水上见人家。

津树迎船下,村烟带浦斜。

野童樵曲岸,江女浣晴沙。

便觉乡园好,何须泛海槎。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44:56

原文展示:

高秋明远水,水上见人家。
津树迎船下,村烟带浦斜。
野童樵曲岸,江女浣晴沙。
便觉乡园好,何须泛海槎。

白话文翻译:

在高秋的明亮水面上,远处可以看到人家的身影。
渡口的树木迎接着船只靠岸,村庄的烟雾在河岸上斜斜地飘荡。
野外的孩子在岸边收集柴火,江边的姑娘在晴朗的沙滩上洗衣服。
这时我才感到乡村是如此美好,何必去泛舟大海呢?

注释:

  • 高秋:指深秋,季节的名称。
  • 明远水:明亮而又远广的水面。
  • 津树:渡口的树木,表示靠近水边。
  • 村烟:村庄升起的烟雾,常用来描绘宁静的乡村景象。
  • :砍柴,表示农村生活的场景。
  • 江女:河边的女子,通常指在河边洗衣的女性。
  • :洗涤,清洗的意思。
  • 泛海槎:泛舟大海,指在海上漂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区大枢(约1545-1625),明代诗人,字仲明,号白华,江苏人。他以诗歌和散文闻名,作品多描写乡村田园生活,反映对自然和人性的深刻理解。

创作背景:

《舟下大路峡》创作于明代,反映了作者对乡村生活的依恋和对自然美的向往。在那个时代,许多文人都向往田园生活,逃避城市的喧嚣与繁杂,诗中描绘的景象恰好体现了这一思想。

诗歌鉴赏:

《舟下大路峡》是一首描绘秋日乡村美景的诗作,诗人借助自然景物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首句“高秋明远水”,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新明亮的秋日水面,水面上波光粼粼,仿佛是金色的镜子,映射出人家的轮廓,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接下来的“津树迎船下,村烟带浦斜”,描绘了渡口的景象,树木迎接着归来的船只,村庄的烟雾轻柔地飘荡在水面上,画面宁静而和谐。

诗中出现的“野童樵曲岸,江女浣晴沙”,生动描绘了乡村日常生活的场景,孩子们在岸边玩耍,姑娘们在沙滩上洗衣,展现了乡村生活的生气与活力。最后一句“便觉乡园好,何须泛海槎”,更是点明了全诗的主题,诗人通过对乡村美好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故乡的依恋,认为乡村生活才是最理想的生活状态。

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切思考,具有强烈的乡愁情感和自然美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秋明远水:描绘了高秋季节,水面明亮而辽阔,象征着清澈与宁静。
  • 水上见人家:在水面上可以看到人家的影子,暗示着生活的气息与温暖。
  • 津树迎船下:渡口的树木仿佛在迎接归来的船只,体现出乡土的亲切感。
  • 村烟带浦斜:村庄的烟雾轻轻飘荡,展现出一种安静而温馨的乡村生活。
  • 野童樵曲岸:孩子们在岸边收集柴火,体现了农村生活的朴实和乐趣。
  • 江女浣晴沙:江边的姑娘在阳光下洗衣,描绘了劳动的美丽与生活的生动。
  • 便觉乡园好:在欣赏乡村美景的同时,诗人感受到乡园的美好。
  • 何须泛海槎:认为没有必要去海上漂流,乡村的生活更为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乡村生活比作美好,突显诗人的情感。
  • 对仗:如“津树迎船下,村烟带浦斜”,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音乐感。
  • 拟人:将树木拟人化,使其像是在迎接船只,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宁静美好的向往,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和故乡的深情眷恋,强调了乡村生活的优越性。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高秋:象征着清新与成熟,暗示时间的流逝。
  • :代表着生命与流动,具有包容和滋养的象征。
  • 村烟:象征着温暖与人情,体现乡土的气息。
  • 江女:象征着劳动与美,表现女性的柔美与坚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高秋明远水”描绘了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季
    • B. 夏季
    • C. 秋季
    • D. 冬季
  2. 诗中提到的“江女”在做什么?

    • A. 采花
    • B. 洗衣
    • C. 钓鱼
    • D. 织布
  3.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向往海洋
    • B. 对乡村的热爱
    • C. 对城市的渴望
    • D.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山居秋暝》
  • 陶渊明《饮酒》

诗词对比:

  1. 王维《山居秋暝》:同样描绘田园生活的宁静,展现了自然与人和谐的关系。
  2. 陶渊明《饮酒》: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两者都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的热爱。

这些作品都在不同的背景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乡村生活的珍视,体现了中国古典诗词中浓厚的自然情怀和人文关怀。

参考资料:

  • 《明代文学史》
  • 《古诗词鉴赏与解析》
  • 《区大枢研究》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天仙子(郑毅夫移青社·中吕调) 芳草渡(般涉调) 南歌子(林钟商) 飞石岩 西江月 吴江 巢乌 酬发运马子山少卿惠与诗 碧牡丹(晏同叔出姬) 武陵春(双调)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刻雾裁风 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门字框的字 灵昧 明照 爪字旁的字 充箱盈架 温慈 举直厝枉 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拟水 三点水的字 化为异物 落花流水 克字旁的字 一鼻子灰 疋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