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长安晓望寄程补阙》

时间: 2025-04-30 13:40:55

诗句

迢遰山河拥帝京,参差宫殿接云平。

风吹晓漏经长乐,柳带晴烟出禁城。

天净笙歌临路发,日高车马隔尘行。

独有浅才甘未达,多惭名在鲁诸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3:40:55

原文展示:

长安晓望寄程补阙
作者: 司空曙 〔唐代〕

迢遰山河拥帝京,
参差宫殿接云平。
风吹晓漏经长乐,
柳带晴烟出禁城。
天净笙歌临路发,
日高车马隔尘行。
独有浅才甘未达,
多惭名在鲁诸生。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长安的高处,望着帝京的壮丽景象。山河迢迢,帝都雄伟壮丽,宫殿高低错落,接入云端。晨风拂过,清晨的乐声在长乐宫中传来,柳树的枝条在阳光下轻轻摇曳,烟雾缭绕,飘出宫廷的禁区。天色晴朗,笙歌响起,乐声在道路上回荡,随着日升,车马在尘埃中缓缓前行。诗人感慨,自己才学肤浅,无法展露才华,感到羞愧,因为自己的名声还停留在鲁国的普通书生之中。

注释:

  • 迢遰:意为遥远,形容山河的辽阔。
  • 帝京:指长安,古代的都城。
  • 参差:形容高低不齐,错落有致。
  • 长乐:长乐宫,唐代的皇家宫殿之一。
  • 柳带:柳树枝条如带,形容春日的景象。
  • 禁城:指皇宫,象征权力与威严。
  • 笙歌:音乐,指乐器和歌声。
  • 鲁诸生:鲁国的书生,用以自谦,表示自己才学不如人。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字子长,号峨山,唐代诗人,生于盛唐时期。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而著称,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和朝暮景色,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与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诗人可能在长安期盼友人程补阙,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与对自身境遇的感慨。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文化中心,诗人借景抒情,展现了对繁华盛世的向往与自身才华未能施展的无奈。

诗歌鉴赏:

《长安晓望寄程补阙》是一首典型的描写长安风光的诗作,诗人在清晨时分登高远望,表现出对故友的思念以及对盛世的赞美。首联“迢遰山河拥帝京,参差宫殿接云平”,通过对长安的壮丽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唐朝盛世的繁荣。第二联描绘了晨风中传来的乐声与柳絮轻随的清新气息,意象生动,情景交融,仿佛让人置身于那宁静而美好的早晨。

诗的后四句则转向内心,表达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卑与对社会的无奈。特别是“独有浅才甘未达,多惭名在鲁诸生”,诗人以鲁国书生自谦,展现了他对自身局限的深刻反思,正是这种情感的表达,使得整首诗在描绘美景与自省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增添了深度与厚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迢遰山河拥帝京:山河遥远,环绕着帝都长安,展现出长安的雄伟与辽阔。
  2. 参差宫殿接云平:宫殿高低错落,与天空相接,营造出一种宏伟壮观的景象。
  3. 风吹晓漏经长乐:晨风轻拂,乐声从长乐宫传出,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美好。
  4. 柳带晴烟出禁城:柳树摇曳,烟雾缥缈,象征着春天的生机与皇宫的神秘。
  5. 天净笙歌临路发:天色晴朗,乐声在路上响起,表现出一种欢快的气氛。
  6. 日高车马隔尘行:太阳高挂,车马缓缓行驶,描绘了繁忙的都市生活。
  7. 独有浅才甘未达:我唯一的才华浅薄,甘于未能施展,流露出自谦之情。
  8. 多惭名在鲁诸生:我对自己的名声感到羞愧,仍停留在鲁国的普通书生之中。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迢遰山河”和“参差宫殿”,展现了汉字的对称美。
  • 意象:如“柳带”、“笙歌”,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春日的气息与音乐的氛围。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长安的壮丽景色与表达诗人内心的自省,展现了对盛世的赞美和对自身局限的沉思,体现了唐代文人的情怀与追求。这种情感在繁华与孤独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诗作具有了更深层的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河:象征国土的辽阔与富饶,体现了对国家的热爱。
  • 宫殿:代表权力与富贵,反映了唐代的繁荣景象。
  • 柳带:春天的生机与希望,象征着自然的美好与生命力。
  • 笙歌:音乐与欢乐,体现了生活的品味与精神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迢遰”意为: A. 近远 B. 遥远 C. 亲密 D. 繁华

  2. “独有浅才甘未达”表达了诗人的: A. 自豪 B. 自谦 C. 忧虑 D. 高兴

  3. 诗中提到的“长乐宫”是指: A. 一座山 B. 一条河 C. 一座宫殿 D. 一个城镇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诗词对比:

  •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长安的景象,但更多关注的是国家的命运与个人的悲哀。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现了离愁别恨,与《长安晓望寄程补阙》的思乡情感相呼应。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唐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游道林寺 晓闻长乐钟声 客舍秋怀呈骆正字士则 送友人东归(一作方干诗,题云送卢评事东归) 寄司空曙 潭州使院书情寄江夏贺兰副端 行路难 白苎词 巡诸州渐次空灵戍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果出所料 矢字旁的字 吹篪乞食 慢来 鬯字旁的字 案子 南四湖 计日可期 百无所成 众目所归 淮王鸡犬 包字头的字 欲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包含抱的成语 包含徒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