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4: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4:40
挽尤端明四首
作者: 李曾伯
身际乾淳盛,家传祖笏棠。
典型周大雅,人物鲁灵光。
厚德千钧重,明时一鉴亡。
哲人今已矣,梦卜负岩廊。
这首诗表达了对尤端明的追悼。诗中提到尤端明身处繁华盛世,家族传承显赫。其才华和品德如同周公与鲁公般卓越,但在这个明亮的时代,他却已离去。诗人感叹,厚重的德行如千钧之重,而在这盛世中,明智的鉴赏者却已逝去,留下的只有对他的梦境和追忆。
李曾伯,宋代诗人,生于文化繁荣的时期,以擅长古诗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现实和人情世故的思考,风格深沉而富有哲理。
尤端明是作者的友人或知己,其去世让诗人深感惋惜。诗中通过对尤端明的赞美和追忆,反映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代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表达了李曾伯对尤端明的怀念与敬仰。开篇“身际乾淳盛,家传祖笏棠”即点明了尤端明的身世与地位,展示了他在当时社会的光辉形象。接下来的“典型周大雅,人物鲁灵光”则借用历史人物的典范,进一步强调了尤端明的卓越与品德。诗人用“厚德千钧重”来形容尤端明的品德,呈现出他在社会中的重要性,而“明时一鉴亡”则表达了对他离世的惋惜与无奈,仿佛在说即使在这个光明的时代,也难以找到如此智慧的人。最后一联“哲人今已矣,梦卜负岩廊”则使整首诗增添了几分哲理的深度,诗人追忆往昔,与已故的友人建立起一种梦境的联系,反映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尤端明的追悼与怀念,表达了对人才的钦佩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强调了德行的重要性和失去的悲痛。
诗中提到的典型人物是:
A. 周公
B. 孔子
C. 李白
D. 杜甫
诗人对尤端明的态度是:
A. 无所谓
B. 怀念与敬仰
C. 讽刺
D. 忽视
“厚德千钧重”中的“千钧”比喻:
A. 轻松
B. 重量
C. 重要性
D. 价值
《夜泊牛渚怀古》与《挽尤端明四首》都表达了对往事和故人的怀念,但前者侧重于自然与历史的交融,后者则更关注于个人情感和道德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