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洪云岩有和谢之》

时间: 2025-05-04 10:07:10

诗句

听彻虚檐蔌蔌声,铁衣冰骨记身更。

如今休忆鹅池路,纵竭龙钟做不成。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07:10

原文展示

听彻虚檐蔌蔌声,铁衣冰骨记身更。如今休忆鹅池路,纵竭龙钟做不成。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人在静谧的环境中,听到雨声的情景,感慨自己身上的铠甲和冰冷的骨骼依然记得那往昔的经历。如今已不再想念曾经的美好时光,即使老了,也无法再回到那段岁月。

注释

  • 虚檐:指空旷的屋檐,这里象征着孤寂的环境。
  • 蔌蔌声:形容雨声淅淅沥沥的声音,带有湿润的感觉。
  • 铁衣:比喻坚硬的外壳,可能暗示身心的防御。
  • 冰骨:形容身躯的冷峻,可能暗示内心的孤独。
  • 鹅池路:可能指的是某个曾经美好场所,带有怀旧之意。
  • 纵竭龙钟:即使老态龙钟,也无法回到过去的青春岁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曾伯,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见长。他的诗作多关注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常常蕴含深刻的哲理。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作者对往昔岁月的追忆之时,表达了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奈与感伤。诗中通过雨声和身体的隐喻,展现了对过往的怀念和对现状的无奈。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对往昔的深切怀念。开头“听彻虚檐蔌蔌声”,便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冷的环境中,雨声如丝如缕,给人一种宁静而又略显孤独的感觉。接下来的“铁衣冰骨记身更”,则通过身体的隐喻,表现了经历岁月洗礼后的冷峻与坚韧,似乎在说即使外表坚强,内心依然有着无尽的惆怅。最后的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往昔的无奈与淡然,虽说“如今休忆鹅池路”,但心中那份记忆却是挥之不去的。整首诗雅致而富有哲理,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听彻虚檐蔌蔌声:在空旷的屋檐下,耳中响起细雨的声响,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2. 铁衣冰骨记身更:身披铠甲,冷酷的骨骼依然铭记着过往,暗喻自己经历的沧桑。
  3. 如今休忆鹅池路:如今不再怀念曾经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过去的淡然。
  4. 纵竭龙钟做不成:即使年老体衰,也无法再回到那段青春岁月,流露出无奈与遗憾。

修辞手法

本诗运用了比喻和对仗等修辞手法。如“铁衣”和“冰骨”形成对比,展现出外在坚硬与内心脆弱的矛盾。雨声的描写则通过拟人化手法,使得雨声更具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时间的流逝与人对过去的深切怀念,既有对往昔美好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无奈和淡然。

意象分析

  • 雨声: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心情的沉重。
  • 铁衣:象征坚固的外壳,反映内心的防御与孤独。
  • 鹅池路:象征着美好回忆,但同时也暗示那已经逝去的时光。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铁衣冰骨”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身体的强壮
    • B. 经历的沧桑
    • C. 对过去的怀念
      答案:B
  2. “如今休忆鹅池路”中的“鹅池路”指的是什么?

    • A. 一处风景
    • B. 过去的美好时光
    • C. 一条小路
      答案:B
  3. 全诗的基调是:

    • A. 轻松愉快
    • B. 忧伤与怀念
    • C. 充满希望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 李曾伯与杜甫:两位诗人均通过诗歌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思考,但李曾伯的风格更为细腻、内省,而杜甫则更具豪情与悲壮。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李曾伯诗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客乞题随时子轩 游湘山寺 游海珠寺 其四 为樵僧赋閒云轩 农家 秋夕书怀 宿武夷 禅兴寺一首 送周孟简乃兄 乙未恭和御制闻喜宴诗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韶的词语有哪些 汉结尾的成语 识人 诗酒风流 万事俱休 四乳 皇亲国戚 切己 提土旁的字 包含丢的词语有哪些 深入骨髓 又字旁的字 丶字旁的字 白衣天使 检禁 口字旁的字 国泰民安 鹿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