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6: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6:45
岳忠武王祠
作者: 于谦 〔明代〕
匹马南来渡浙河,
汴城宫阙远嵯峨。
中兴诸将谁降敌,
负国奸臣主议和。
黄叶古祠寒雨积,
清山荒冢白云多。
清山一作青山如何,
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
我骑马南来渡过浙河,望见汴京的宫殿远在高峻的山上。
中兴的将领中,谁能降服敌人呢?
背叛国家的奸臣却主张议和。
寒雨中,黄叶覆盖在古老的祠堂上,
清冷的山中,荒废的坟冢白云缭绕。
青山为何一别朱仙镇,
再也听不见将军凯旋的歌声。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石公,明代著名的诗人和政治家。他以刚直不阿、勇于直言而闻名,尤其在抗击外敌的历史背景下,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这首诗写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之际。诗人以岳飞的忠勇为引子,表达了对国家安危的深切关注,以及对历史英雄的怀念与感慨。
《岳忠武王祠》是一首充满历史感和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人在诗中通过对岳飞的缅怀,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开头的“匹马南来渡浙河”,描绘了诗人踏上历史之路的情景,意象鲜明,带有一种孤独感。接着对汴京的远景描写,象征着昔日辉煌与如今的衰败。
诗中“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两句,直指当时的政治现状,表露出诗人对当权者的失望与对国家未来的担忧。尤其是“负国奸臣主议和”一句,表现出诗人对那些主张媾和的人的强烈不满,反映了他对国家忠诚的决心。
最后几句描绘古祠和荒冢,既是对英雄的追忆,也流露出对历史的感慨与无奈。“清山一作青山如何”中,青山的转变象征着历史的沧桑与变化,而“一别朱仙镇,不见将军奏凯歌”则是对昔日英雄的深切思念,充满了对未来的无奈与忧伤。
整首诗表现了对岳飞的怀念,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表达了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感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
诗中提到的“汴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A) 北京
B) 开封
C) 南京
“负国奸臣主议和”中的“负国”是什么意思?
A) 保护国家
B) 背叛国家
C) 发展国家
诗中提到的“朱仙镇”与哪个历史人物相关?
A) 岳飞
B) 李白
C) 杜甫
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