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4:13: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4:13:38
双阙齐紫清,驰道直如线。
煌煌尘内客,相逢不相见。
上有高槐枝,下有清涟漪。
朱栏夹两边,贵者中道驰。
借问煌煌子,中道谁行此。
且复就下论,骢马知杂事。
官卑有常度,那得行同路。
相效良独难,且复东西去。
这首诗描绘了繁华街道的景象:双阙高耸入云,直通如线的驰道上,尘土飞扬的旅客们在此相遇却又无法相见。上面是高大的槐树,下面是轻轻荡漾的清波。朱红的栏杆两边,贵族们在中央疾驰而过。我想问问那些辉煌的年轻人,谁能在这条中央大道上行走?再说说这条街道的事,骢马(指马车)都了解这些琐事。官位低微的人有固定的路线,怎能与那些贵人同行?彼此相互仰望是很难的,大家只能各自东西而去。
晁补之,字叔齐,号孟弥,宋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放派的气魄,也有细腻派的情感,广泛关注社会现实。
《御街行》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繁华与阶层明显分化的时期。诗中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繁荣景象以及不同身份人群间的隔阂与无奈。
《御街行》通过描绘繁华的街道场景,展现了宋代社会的繁荣与阶层的分化。诗的开头用“双阙齐紫清”展现了一幅宏伟壮丽的画面,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接着,通过对“煌煌尘内客”的描绘,表达了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中,人与人之间的相遇却又是那么遥不可及。
全诗的核心在于对社会阶层的深刻反思。诗人通过“官卑有常度,那得行同路”揭示了社会中人们因身份地位的不同而无法相互交流的无奈。即使在同一条街道上,不同身份的人却被无形的隔阂所阻隔,展现了浓厚的社会批判意识。
诗中对意象的运用细腻而富有层次,槐树、清涟、朱栏等意象不仅美化了场景,同时也隐喻了社会的繁华与冷漠。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与哲理思考。
本诗通过对繁华街道的描绘,揭示了社会阶层的分化与人与人之间的隔阂,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与批判。
诗中提到的“双阙”象征什么?
A. 自然景观
B. 权力与繁荣
C. 个人梦想
答案:B
诗中“朱栏夹两边”中的“朱栏”指代什么?
A. 普通人的生活
B. 贵族的特权
C. 自然景观
答案:B
诗中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乡愁
B. 社会批判
C. 爱情
答案:B
与《御街行》相似的还有白居易的《琵琶行》,两者都反映了社会的繁华与阶层的隔阂,但前者更侧重于街道与人群的描写,而后者则通过音乐表达个人的情感与社会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