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2 20:35: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2 20:35:18
题张子正观察溪风亭 其二
西山蚤擅三明誉,
东浙真成九老游。
水阁风亭忘岁月,
岩花涧草度春秋。
季鹰自足莼鲈兴,
平子宁甘都邑留。
圯上一编今在否,
向来专为赤松谋。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西山早已享有盛名,东浙则成为了九老的游乐之地。在水阁和风亭中,诗人忘却了岁月的流逝,花岩与溪草见证了春秋的更替。季鹰(指季羡林)自得其乐,欢享莼鲈的美味,平子(平原君)又怎能甘心留在繁华的城市中?在圯上那本书现在还在吗?我曾经专为赤松(指赤松子)而来。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蔡向是宋代的一位诗人,生于南宋时期,其作品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蔡向游览溪风亭时,感受到自然之美与人生哲理的启发,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反思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喧嚣的反思。开篇提到西山和东浙,展现出自然美景与名士聚集的地方,体现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通过对水阁、风亭的描写,表现了对岁月流逝的淡然态度。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提及季鹰与平子的生活态度,前者享受自然中的美味,后者则不愿留在繁华的都市,表现出一种对世俗的拒绝。
最后,诗人提到“圯上一编今在否”,似乎是对曾经的追求与理想的思考,反映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这首诗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传达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对现实的反思,具有深刻的哲理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与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西山蚤擅三明誉”中“蚤”字的意思是什么?
A. 早 B. 晚 C. 暗 D. 红
“平子宁甘都邑留”中“平子”是指谁?
A. 孟子 B. 平原君 C. 孙子 D. 孙膑
诗中提到的“莼鲈”代表了什么?
A. 名士 B. 隐士 C. 美食 D. 自然景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对比蔡向与陶渊明的诗作,两者都表达了对自然与隐逸生活的向往,但陶渊明的诗更为直白、质朴,而蔡向则在细腻的描写中融入了对时光流逝的哲思。
通过以上分析,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题张子正观察溪风亭 其二》的意境及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