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8:2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8:25
住静 其六
隔竹闻樵斧,临流见塔灯。
杖轻时自倚,山好不曾登。
立石清于鹤,浮槎懒过僧。
前畴新雨后,溪水蘸垂藤。
在竹林的另一边,隐约可以听到樵夫砍木的声音;临近溪流,能看到塔楼的灯光。
我手杖轻盈,随意倚靠,眼前的山景如此美好,然而我却从未亲自攀登。
立在石头上的白鹤显得清秀,浮动的木筏懒得经过和尚身边。
在前方的田畴中,刚下过雨,溪水轻轻浸润着垂下的藤蔓。
作者介绍:释大香是明代的一位和尚,擅长诗词,作品多表现出一种闲适、淡泊的生活态度,常以自然为题材。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经济繁荣之时,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来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世俗生活的淡泊和对自然的向往。
这首诗以淡雅的笔调描绘了诗人所处的自然环境,展现了他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世俗繁华的淡然态度。诗的开头通过“隔竹闻樵斧,临流见塔灯”两句,给读者营造出一种幽静而又清新的氛围。樵夫和塔灯的意象,象征着人世的劳动与信仰,在自然的背景下显得和谐而宁静。
接下来的“杖轻时自倚,山好不曾登”则表现出诗人对山景的赞美,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懒散和随意,似乎在说,虽然眼前的美景令人向往,却也不愿去攀登,这种态度反映了一种超然的心境。
“立石清于鹤,浮槎懒过僧”两句,鹤与和尚的意象交替出现,突显了宁静中的闲适与超脱。最后两句“前畴新雨后,溪水蘸垂藤”展现了雨后清新的自然景象,水流与藤蔓的描绘,给人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生活的小确幸。
整首诗在简单的字句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淡然,彰显出一种归隐自然的生活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为背景,表达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对世俗的淡漠,体现出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声音是什么?
诗人提到的塔灯位于哪里?
诗中提到的“杖轻时自倚”反映了诗人什么样的状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