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6:46:2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6:46:23
作者: 方一夔 〔宋代〕
出塞二千里,平沙白如霜。
探兵失单于,传是左贤王。
枭鸣金错竿,士气惨不扬。
中军一再鼓,万马赴敌场。
名酋不可得,杀伤略相当。
县鞍尽胡首,前驱橐驼羊。
幕府阅五符,半死半裹疮。
天子不录过,犹侯水中乡。
出塞的路途长达两千里,平沙如白霜般洁白。
探兵失去了单于的踪影,传来的消息是左贤王来了。
枭叫声在金色的旗杆上响起,士兵们的士气非常低落。
中军一再擂鼓,万马奔向战场。
名将无法获得,杀伤人数大致相当。
前方的马鞍上尽是敌人的首级,先锋队的骆驼上载着羊。
幕府审阅五符,士兵们半死半伤,满身是伤。
天子不录过错,仍然像是在水中漂流的乡民。
作者介绍: 方一夔,南宋时期的诗人,以其豪放的风格和对边塞生活的细腻描写著称。他的诗多写战争、边塞的艰苦与士兵的英勇。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正值边疆战乱频繁之际,诗人借此表达对士兵困境的同情,以及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忧虑,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战乱。
这首《出塞行五首 其二》通过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惨烈与士兵的艰辛,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战斗的深刻理解和对士兵命运的关切。诗的开头以“出塞二千里,平沙白如霜”描绘出一幅苍凉的战争画面,强调了征战的漫长与艰辛。接着通过“探兵失单于,传是左贤王”引出敌情,暗示了战争的不确定性和危险性。
“枭鸣金错竿”描绘了战场上的紧张气氛,而“士气惨不扬”则揭示了士兵内心的恐惧与无奈。中军一鼓作气,万马奔赴敌场,展现了士兵们的勇敢与斗志,尽管结果可能并不理想。后面的描写如“县鞍尽胡首,前驱橐驼羊”则展现了战斗的残酷,敌人的首级挂在马鞍上,暗示了血腥的战斗。
最后几句“幕府阅五符,半死半裹疮”更是直接表露了战后的惨状,士兵们的伤痛与无奈,显示了战争带来的悲剧。天子对过错的不录,更是对执政者失职的控诉,表达了对国家和百姓的深切关怀。
整首诗以直白而深刻的笔触,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士兵的悲惨命运,情感真挚而沉重,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展现了边塞战争的惨烈与士兵的艰辛,表达了对战斗的深切理解与对民众命运的关怀。通过描绘战争的残酷,诗人呼唤对战士的同情和对统治者的反思。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出塞行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士气惨不扬”表达了士兵的什么情绪?
诗中提到的“天子”是指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