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3: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3:44
蓟门白日塞烟开,
记室翩翩草檄才。
卫霍空教尊贵甚,当年投笔有谁来?
在蓟门,白天的阳光照耀,塞外的烟雾渐渐消散;
我在书房中写下了飞舞的草书,真是才华横溢。
卫青和霍去病的丰功伟绩,空自使得尊贵的地位增加,
而当年有谁能像他们那样投笔成就一番事业呢?
黄克晦(约1570-1620),明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多样,常表达对社会时事的关切与对历史人物的仰慕。
此诗作于明代时期,正值社会动荡、战乱频繁的时代,诗人通过描写边塞的景象以及历史英杰的成就,表达了对国家和历史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描绘蓟门的景象,展现了一幅边塞的画面,诗人在自然景物中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思考。开头的“白日”与“塞烟”,形成鲜明对比,既有阳光明媚的希望,又有边境战事的严酷,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思索。接下来的“记室翩翩草檄才”,诗人自谦地表达了自己在书房中写作的情景,透露出一种对文人生活的渴望与对历史豪杰的崇拜。
最后两句则通过对卫青和霍去病的提及,反映出诗人对当年英雄的追忆与对现实的无奈。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让诗人感叹,今天的文人是否还有这样的志向与抱负?整首诗在对比中揭示出一种历史的苍凉感,既有对英雄的赞美,也有对现实的反思,充满了哲理性与情感的深邃。
整首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游走,反映了诗人对英雄豪杰的崇敬与对时代变迁的感慨,呼唤着人们对于志向与理想的追求,同时也对功名利禄的无奈与失落。
蓟门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边塞
D. 繁华
诗中提到的卫青和霍去病代表了什么?
A. 文人
B. 历史英雄
C. 商人
D. 政客
诗的最后一句“当年投笔有谁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自豪
B. 失落与无奈
C. 愤怒
D. 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