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5:06: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5:06:11
出塞曲 其二
朝发山阳去,莫宿清水头。
上马左右射,捷下如猕猴。
先发服勇决,手提血髑髅。
兵家互胜负,凡百慎前筹。
清晨从山阳出发,晚上不要在清水边停留。
骑上战马左右开弓,行动如猕猴般迅速。
先发制人,勇敢决断,手中提着敌人的头颅。
战争中胜负交替,事事都要谨慎筹划。
张琰,宋代诗人,诗风豪放,常以描写战争和边塞为题材。他的诗歌多表现出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对士人豪情的渲染。
《出塞曲 其二》创作于宋代,时代背景为北方民族入侵,边防战事频繁。诗人通过描绘征战场景,表达了对边疆将士的敬意及战争的残酷。
《出塞曲 其二》通过简洁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一幅边塞征战的生动画面。开头两句“朝发山阳去,莫宿清水头”,直接引入了出征的场景,强调了战争的紧迫与不容停留的态度。这不仅是对士兵的号召,更是对战争无情本质的揭示。
接下来的“上马左右射,捷下如猕猴”描绘了士兵在战场上的灵活与敏捷,显示出战斗中的紧张与高风险。诗人通过“猕猴”这一形象,不仅突出了士兵的勇猛,还隐含了灵活应变的重要性。
“先发服勇决,手提血髑髅”一联,以极具冲击力的意象展现了战争的残酷。提着敌人的头颅不仅是胜利的象征,更是对敌人毫不留情的决断,表达了在战争中必须果断出击的道理。
最后一句“兵家互胜负,凡百慎前筹”则总结了战争的本质,胜负常常交替,胜者需谨慎筹划,突显了战争不仅是勇气的较量,更是智慧的比拼。
整首诗气势磅礴,情感激昂,展现了诗人对边塞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士兵的崇高敬意,同时也引发读者对战争的思考。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塞战争的场景,表达了对士兵的崇敬和对战争残酷性的思考。强调了勇敢与智慧并重的重要性,揭示了战争的复杂与无情。
诗的开头提到“朝发山阳去”,意图表达什么?
A. 出发的地点
B. 旅行的时间
C. 战争的准备
D. 士兵的情绪
“手提血髑髅”中的“血髑髅”主要象征什么?
A. 战斗的胜利
B. 战争的残酷
C. 士兵的无情
D. 敌人的失败
诗中提到的“兵家互胜负”说明了什么?
A. 战争的简单性
B. 战争的复杂性
C. 战争的胜利
D. 士兵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