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6:46: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6:52
诗名: 倦寻芳 早春偶过农部伯父废园感赋
作者: 陈维崧 〔清代〕
败屋东头,偶然行散,十分情重。
满地苔钱,雨榭烟廊都空。
蘸水燕雏晴故掠,荫街丝柳风偏弄。
伤情处,是旧家年少,登山一恸。
记当日孝标姊妹,僧绰儿郎,嬉游曾共。
多少春衫,斜著金鞭閒控。
一自攀髯人去早,江南莺燕成何用。
拚此生,绣户珠帘,付之一梦。
在那破败的房屋东侧,我偶然经过,心情沉重。满地的苔藓和空荡荡的雨榭、烟廊让我感到孤寂。水面上掠过的燕子,晴天里显得格外清晰,街头的柳树在风中轻轻摇曳。伤感的地方,是我年少时的旧家,曾在那里登高痛哭。记得那时和孝标姐妹、僧绰儿郎一起嬉戏游玩。多少春天的衣衫,斜靠在金色的鞭子上,显得悠闲自得。自从那位攀髯人早早离去,江南的莺燕又有什么用呢?我拼尽此生的心血,绣户珠帘,不过是一个梦而已。
作者介绍: 陈维崧(约1645-1711),字元晦,号涵碧,晚号东篱,清代诗人,擅长诗词,尤以词见称。他的作品常反映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早春,作者偶然经过伯父的废弃园子,唤起了他对往昔的回忆,表达了对青春的怀念和对逝去时光的惋惜。
《倦寻芳 早春偶过农部伯父废园感赋》是一首饱含情感的诗,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追忆和对现实的无奈。诗的开头提到“败屋东头”,给人一种破败和孤寂的感觉,这种意境引人深思,仿佛在诉说着岁月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接下来的描写中,满地的苔钱和空荡荡的雨榭、烟廊,进一步渲染了失落的氛围,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沉的惆怅。
“伤情处,是旧家年少,登山一恸”一句,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年轻时光的怀念。在这里,诗人不仅是在怀念旧居,更是在追忆与友人共度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记当日孝标姊妹,僧绰儿郎,嬉游曾共”,则将回忆的情感进一步深化,展示了一幅青春欢愉的画面。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昔日的快乐已成往事,诗人感叹“江南莺燕成何用”,表达了对美好时光逝去的无奈。最后,诗人以“拚此生,绣户珠帘,付之一梦”结束,显示了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梦想的追求,令人感到深深的惆怅与思考。
逐句解析:
败屋东头,偶然行散,十分情重。
描述了诗人偶然经过一个破旧的房屋,心中充满了沉重的情感。
满地苔钱,雨榭烟廊都空。
通过描绘满地的苔藓和空荡的亭子,传达出一种荒凉的氛围。
蘸水燕雏晴故掠,荫街丝柳风偏弄。
描述春天的燕子和柳树,形成了一幅静谧的画面,反衬出诗人的孤独。
伤情处,是旧家年少,登山一恸。
怀念年轻时在旧家登高的情景,表达了对往昔的深情回忆。
记当日孝标姊妹,僧绰儿郎,嬉游曾共。
追忆与友人们一起游玩的快乐时光,增添了诗的情感深度。
多少春衫,斜著金鞭闲控。
描述了昔日春天的轻松与悠闲,进一步渲染了失落感。
一自攀髯人去早,江南莺燕成何用。
叹息昔日的朋友早已离去,江南的春燕又有何意义?
拚此生,绣户珠帘,付之一梦。
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梦想的追求,最终化为一场梦。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写和对旧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青春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体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和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败屋东头”指的是什么?
“江南莺燕成何用”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诗中提到的“孝标姊妹”是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