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1:03:4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1:03:46
倦寻芳
作者: 汤恢 〔宋代〕
饧箫吹暖,蜡烛分烟,春思无限。
风到楝花,二十四番吹遍。
烟湿浓堆杨柳色,昼长间坠梨花片。
悄帘栊,听幽禽对语,分明如翦。
记旧日西湖行乐,载酒寻春,十里尘软。
背后腰肢,仿佛图画曾见。
宿粉残香随梦冷,落花流水和天远。
但如今,病厌厌海棠池馆。
春日的暖风吹拂着横笛的音乐,蜡烛的烟雾在空气中袅袅升起,仿佛春天的思绪无穷无尽。微风吹过楝花,二十四种乐曲在耳边回响。烟雾弥漫,浓重的杨柳色彩堆积,白天漫长,梨花的花瓣随风飘落。轻轻拉开窗帘,听那幽静的鸟儿对唱,声声分明,如同剪裁过一样。
我记得往日在西湖游玩的快乐,那时载着酒去寻春,十里路上尘土柔软。
回首过去,仿佛那腰肢的曲线如同画中所见。
宿粉的香气随梦而冷,落花随流水远去,与天空遥遥相伴。
但如今,我却厌倦了海棠池馆的生活。
汤恢,生于宋代,活跃于北宋时期。他的诗作以清新、婉约著称,常常描绘春天的景色和人们的生活。汤恢的作品反映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倦寻芳》创作于春日,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往日快乐时光的怀念与对现状的厌倦。这首诗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的无奈。
《倦寻芳》是一首充满春意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充满生机的春天。诗中通过“饧箫”和“蜡烛”的描写,营造了一个温暖而梦幻的氛围,仿佛春天的气息融入了每一个细节。接着,诗人描绘了花开的景象,风吹动着楝花,乐曲四处飘荡,给人一种轻松愉悦的感受。
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的情绪逐渐转向忧伤。虽然回忆起西湖的快乐时光,诗人却也感到如今的生活乏味,尤其是对于“海棠池馆”的厌倦,显现出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失落。这种情感的转变使得整首诗更具深度和层次,反映了人对快乐与厌倦的复杂感受。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对比,展示了春天的美好与内心的孤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深思。
饧箫吹暖,蜡烛分烟,春思无限。
风到楝花,二十四番吹遍。
烟湿浓堆杨柳色,昼长间坠梨花片。
悄帘栊,听幽禽对语,分明如翦。
记旧日西湖行乐,载酒寻春,十里尘软。
背后腰肢,仿佛图画曾见。
宿粉残香随梦冷,落花流水和天远。
但如今,病厌厌海棠池馆。
《倦寻芳》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既有对春天的赞美,也有对生活的思考,体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情感的脆弱。
《倦寻芳》的作者是谁?
A. 李白
B. 汤恢
C. 杜甫
诗中提到的“西湖”象征着什么?
A. 失落
B. 快乐的回忆
C. 伤感
“悄帘栊,听幽禽对语”中的“幽禽”指的是什么?
A. 昆虫
B. 小鸟
C. 兽类
《倦寻芳》与《春江花月夜》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