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2:50:3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2:50:32
倦寻芳 春阴
作者: 杨芳灿 〔清代〕
留烟渲翠,借雾迷香,春意无限。薄霭冥濛,吹上苔衣微泫。鹊脑慵添炉篆细,龙唇罢抚琴丝缓。傍雕阑,问小桃无语,似含娇怨。听屋角午鸠频唤。惆怅芳时,晴景难见。窣地帘波,斜倚枕函人倦。好梦竟随兰信杳,幽情不逐花风展。望吴关,谩凝眸,绿芜天远。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与诗人内心的惆怅。春日烟雾缭绕,花香扑鼻,春意盎然。然而,薄雾弥漫,细雨轻抚着青苔,似乎让人感到一种慵懒。诗人静坐一旁,懒得生火煮茶,琴音也显得缓慢而无力。面对窗外的小桃花,似乎有些无奈和怨愁。耳边传来屋角的黄鸦频频叫唤,心中的惆怅更显浓厚,春光难觅。窗帘轻轻摆动,诗人斜靠在软枕上,感到疲倦。美好的梦境却随着兰信而去,幽情不再随花风而动。远望吴关,似乎凝视着无尽的绿野,心中愁绪难解。
作者介绍:杨芳灿,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的描写著称。他的诗风受到了同时代文人的影响,常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交融。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春天,正值花开之际,诗人在春日的景色中感受到了一种疲倦与惆怅。这种情感可能源于对生活的感悟,或是个人经历的反思。
杨芳灿的《倦寻芳 春阴》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内心的惆怅。诗的开头“留烟渲翠,借雾迷香”便以浓郁的意象抓住了读者的注意力,春天的氛围在这些描写中跃然纸上。诗人在描绘春景的同时,传达了一种“春意无限”的感受,但这种美丽并未能掩盖内心的孤寂与疲惫。
随着诗句的深入,描写逐渐转向了诗人的内心感受,“惆怅芳时,晴景难见”一句,情感的转折令人感同身受。诗人对美好春光的追忆与当下的无奈形成了鲜明对比,使得整首诗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通过“好梦竟随兰信杳,幽情不逐花风展”,诗人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与失落,让读者在春景的描绘中感受到一种深切的孤独与无奈。
整首诗的意象丰富,情感层次分明,既有对春日景色的赞美,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传达了对春日美景的赞美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惆怅,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与对比。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留烟渲翠”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小桃”象征着___。
判断题:诗中“好梦竟随兰信杳”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渴望。 (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