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3:45:2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45:27
失题四首
作者: 曾国藩 〔清代〕
蜒雨蛮烟日日催,侧身周望重低徊。
海滨膏血深无极,帐下笠歌自莫哀。
安得贾生时痛哭,可怜杨仆本庸才。
投章欲问茫茫意,何处通天尚有台?
这首诗描绘了雨雾弥漫的日子,诗人仰望四周,心中感慨万千。海边的苦痛似乎无止无尽,帐下的歌声却显得无比凄凉。诗人感叹,贾谊若在世,定会痛哭流涕,而杨仆则是个平庸之才。投笔问意,心中却无处可寻,何处才能通达天际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湖南人,清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及文学家。他在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中功勋卓著,被誉为“洋务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创作背景: 《失题四首》作于曾国藩在政治和军事压力下的一段时光,表现了他对个人命运及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我质疑。
这首诗在意象上极具表现力,诗人通过细雨和烟霭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沉郁的氛围,表达了他内心的忧伤和惆怅。海滨的“膏血”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深层地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与社会的思考,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无力感。
“安得贾生时痛哭”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贾谊的仰慕,与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贾谊以才华和悲剧的命运著称,曾国藩借此表达了对时代的无奈与个人孤独的感叹。同时,杨仆的提及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嘲和对比,展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高低起伏,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反思。通过“投章欲问茫茫意”的自问,诗人表现出对人生意义的追索与无奈的探求,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孤独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与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才华与平庸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传达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和个人的孤独。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贾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海滨膏血”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人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中的情感与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