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失题四首》

时间: 2025-05-04 13:45:27

诗句

蜒雨蛮烟日日催,侧身周望重低徊。

海滨膏血深无极,帐下笠歌自莫哀。

安得贾生时痛哭,可怜杨仆本庸才。

投章欲问茫茫意,何处通天尚有台?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3:45:27

原文展示:

失题四首
作者: 曾国藩 〔清代〕

蜒雨蛮烟日日催,侧身周望重低徊。
海滨膏血深无极,帐下笠歌自莫哀。
安得贾生时痛哭,可怜杨仆本庸才。
投章欲问茫茫意,何处通天尚有台?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雨雾弥漫的日子,诗人仰望四周,心中感慨万千。海边的苦痛似乎无止无尽,帐下的歌声却显得无比凄凉。诗人感叹,贾谊若在世,定会痛哭流涕,而杨仆则是个平庸之才。投笔问意,心中却无处可寻,何处才能通达天际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蜒雨:蜿蜒的细雨,形容雨下得细密。
  • 蛮烟:指弥漫的烟雾,常用以形容天气阴沉。
  • 膏血:比喻海边的痛苦与悲伤。
  • 笠歌:指戴着斗笠唱歌,形象化了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 贾生:指贾谊,汉代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学家,以才华和悲剧命运著称。
  • 杨仆:指杨雄,汉代的文学家,作品多以平庸著称。

典故解析:

  • 贾谊:贾谊的痛哭寓意着对社会不公和个人命运的悲哀。
  • 杨仆:杨雄的平庸对比贾谊的才华,暗含对自身才华不足的自嘲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湖南人,清末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及文学家。他在平定太平天国起义中功勋卓著,被誉为“洋务运动”的重要推动者之一,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创作背景: 《失题四首》作于曾国藩在政治和军事压力下的一段时光,表现了他对个人命运及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我质疑。


诗歌鉴赏:

这首诗在意象上极具表现力,诗人通过细雨和烟霭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沉郁的氛围,表达了他内心的忧伤和惆怅。海滨的“膏血”不仅是对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深层地反映出诗人对历史与社会的思考,暗示着历史的沉重与个人的无力感。

“安得贾生时痛哭”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贾谊的仰慕,与对自身命运的思考。贾谊以才华和悲剧的命运著称,曾国藩借此表达了对时代的无奈与个人孤独的感叹。同时,杨仆的提及则反映了诗人对自身才华的自嘲和对比,展现出一种矛盾的情感。

整首诗在情感上高低起伏,既有对历史的沉思,又有对个人命运的深切反思。通过“投章欲问茫茫意”的自问,诗人表现出对人生意义的追索与无奈的探求,令人感受到一种无尽的孤独与思索。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蜒雨蛮烟日日催:细雨和浓烟每天都在催逼,描绘出连绵而来的阴郁天气,暗示内心的焦虑。
  2. 侧身周望重低徊:诗人侧身观望,心情沉重,表现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和思考。
  3. 海滨膏血深无极:海边的痛苦似乎没有尽头,构建了一种绝望的意境。
  4. 帐下笠歌自莫哀:帐下唱歌的声音显得孤寂而无奈,反映出生活的艰辛。
  5. 安得贾生时痛哭:若贾谊在世,必会对现实痛哭,表现出对时代的感慨。
  6. 可怜杨仆本庸才:对杨雄的自嘲,显示自身才华的不足。
  7. 投章欲问茫茫意:投笔写字,想要问清茫然的意图。
  8. 何处通天尚有台:无处可寻,渴望达到理想的境界,表达出一种无奈与追求。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膏血”比喻为痛苦,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拟人:细雨和烟雾被赋予了催逼的特点,表现出环境对人的影响。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命运的思考与历史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才华与平庸的复杂情感,以及对人生意义的探求,传达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和个人的孤独。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蜒雨:象征着生活中的细密烦恼。
  • 蛮烟:代表着人生中的困扰和无奈。
  • 膏血:象征着历史的痛苦与伤痕。
  • 笠歌:反映出艰辛生活中的一丝希望与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贾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 A. 贾谊
    • B. 贾宝玉
    • C. 贾府
  2. 诗中“海滨膏血”的意象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美丽的自然景色
    • B. 历史的痛苦与无奈
    • C. 个人的成就
  3. 诗人的情感基调主要是?

    • A. 轻松愉快
    • B. 忧伤惆怅
    • C. 激昂奋发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社会动荡的感慨与对个人命运的思考。
  • 李白的《将进酒》:关注个人理想与追求,展现出不同的情感基调。

诗词对比:

  • 曾国藩的《失题四首》与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两者均表达对历史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但曾国藩更倾向于对自身不足的反思,而杜甫则更多地关注社会现实与亲情。

通过这样的比较,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歌中的情感与主题。


参考资料:

  • 《曾国藩诗文集》
  • 《清代诗词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南康宴考试官致语口号 次韵山居 次韵卢监 杨柳枝 次韵滕和叔投赠 次韵十二神体 寿教授 閒居无瑕酬答假庭下三物作·桃讽梅 次韵方教采芹亭 寄题赵德成东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单耳刀的字 惟我独尊 裦子 噗通 每每 昏聩胡涂 龙老字的笔顺怎么写?龙老字笔顺详解,助你规范书写汉字_汉字笔顺学习 舟字旁的字 也字开头的成语大全_也字成语汇总 拨云见日 梦熟黄粱 童字篆书书写指南_篆书童字写法详解 乙字旁的字 阿姨字拼音怎么写_汉字拼音学习 行下春风望夏雨 渊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四百字作文怎么写?这份四百字作文写作指南,让你轻松掌握写作技巧_作文写作不发愁 貝字旁的字 酮基 小道消息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