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梅山弟醉吟七首》

时间: 2025-05-01 13:36:20

诗句

暗檐行吟梅影瘦,午窗坐睡檀丝长。

不作上下四方梦,何妨参受三峰香。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13:36:20

原文展示:

暗檐行吟梅影瘦,午窗坐睡檀丝长。不作上下四方梦,何妨参受三峰香。

白话文翻译:

在暗淡的檐下,我吟唱着,梅花的影子显得瘦弱;在正午的窗前,我懒洋洋地躺着,檀香的丝线慢慢飘荡。我不去做那些上下浮沉的梦,何妨接受那三峰的芬芳。

注释:

  • 暗檐:指房屋的檐角,暗示环境幽静。
  • 行吟:边走边吟唱,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
  • 梅影瘦:梅花的影子显得纤细,传达出一种孤独的美感。
  • 午窗:正午的窗子,指光线明亮的时刻。
  • 坐睡:懒散地坐着睡觉,表现出舒适的状态。
  • 檀丝:檀香的丝线,象征着香气的弥漫。
  • 上下四方梦:指世俗的纷扰与追逐。
  • 三峰香:指三座山的香气,可能指代自然的美好与宁静。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陈著,南宋诗人,有着深厚的诗词造诣,作品多以自然与人生哲理为主题,吸收了前人的优点,融入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梅山,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的思考,反映了当时文人追求恬淡生活的理想。

诗歌鉴赏:

此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梅山的恬淡生活,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与对浮世的超然。开篇“暗檐行吟梅影瘦”,通过“暗檐”和“梅影”两个意象,营造出一种幽静、孤独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梅花的清香和自我内心的宁静。“午窗坐睡檀丝长”,表达了诗人坐在窗前,陶醉于悠闲自得的生活,檀香缭绕,暗示着一种高雅的生活情趣。后两句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梦幻的超脱,选择与自然为伴,感受三峰的香气,传递出一种向往自由、宁静的情感。整首诗在意象上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既有自然的美,又有对生活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的豁达与洒脱。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暗檐行吟梅影瘦:描绘了幽静的环境,诗人在梅花下吟唱,影子显得瘦弱,象征孤独与高洁。
    2. 午窗坐睡檀丝长:在阳光明媚的午后,诗人懒散地坐着,感受檀香的悠长,表现出一种闲适的生活状态。
    3. 不作上下四方梦:诗人选择不追逐世俗的浮华与纷扰,强调内心的宁静。
    4. 何妨参受三峰香:与自然亲密接触,享受三峰的香气,表达对自然的向往与对世俗的超然。
  • 修辞手法

    • 比喻:梅影瘦,暗示诗人心境的孤独与高洁。
    • 对仗:上下四方梦与三峰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诗人对自然的向往。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世俗生活的超脱,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洒脱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 梅影:象征孤独与高洁,代表诗人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 檀香:象征优雅和宁静,传达出诗人心中的舒适与安宁。
  • 三峰:自然的象征,代表着诗人向往自由与自然的心灵归宿。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暗檐”指的是: a) 房屋的顶部
    b) 房屋的檐角
    c) 房屋的墙壁
    d) 房屋的窗户

  2. 诗人选择“不作上下四方梦”的原因是: a) 不喜欢做梦
    b) 追求内心的宁静
    c) 觉得梦很无聊
    d) 认为梦很重要

  3. “三峰香”象征着: a) 浮华世界
    b) 自然的美好
    c) 诗人的孤独
    d) 生活的烦恼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山中问答》——王维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中问答》与陈著的《次韵梅山弟醉吟七首》,都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但王维更多地表现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而陈著则展现了个人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梅花:诗与画的灵感》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胡达孝水墨妙绝一世为余作枯松孙枝石间老柏谢以长句 刘村渡二首 其二 正月二十八日峡外见鷰子二首 三月三日上忠襄坟,因之行散,得十绝句 木犀芙蓉盛开 清晓行散 憩楹塘驿二首 东园醉望暮山 刘平甫挽诗二首 送卢山人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车字旁的字 一惊非小 缵历 臣字旁的字 十字旁的字 包含明的成语 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移顷 母字旁的字 伊邑 欷歔叹息 阃署 等闲之辈 赠别 長字旁的字 撇呆打堕 包含杳的成语 老之将至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