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3: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02:22
题清溪鬼谷先生旧居
作者: 李涉 〔唐代〕
翠壁开天池,青崖列云树。
水容不可状,杳若清河雾。
常闻先生教,指示秦仪路。
二子才不同,逞词过尺度。
偶因从吏役,远到冥栖处。
松月想旧山,烟霞了如故。
未遑炼金鼎,日觉容光暮。
万虑随境生,何由返真素。
寂寞天籁息,清迥鸟声曙。
回首望重重,无期挹风驭。
在翠绿的山壁上开辟出一片天池,青翠的崖壁上排列着云树。水面如镜,难以用语言形容,恍若清河的雾气缭绕。常常听到先生的教诲,指引我走向秦国的仪式之路。两位学生的才华各有不同,都在言辞上超越了常规。偶然因公务而远道而来,来到这个隐居的地方。松树下的月光勾起我对旧山的思念,烟霞依旧如故。没有时间去炼制金鼎,日渐感到容颜衰老。万千烦恼随境而生,如何才能回归那种真实的本质呢?寂寞的天籁消失,清晨的鸟声清脆而明亮。回首望去,层层山峦重重叠叠,漫无目的地想要借风而行。
李涉,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以描写自然景色和隐逸生活见长,作品多表现出对道家思想的向往。
此诗创作于李涉游历鬼谷先生旧居时,反映出他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对理想境界的思考。
李涉的《题清溪鬼谷先生旧居》不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更深刻地表达了作者内心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自身处境的反思。诗中开篇通过“翠壁开天池,青崖列云树”描绘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赋予了自然以灵性,仿佛在诉说着鬼谷先生的隐居生活之美。随后“水容不可状,杳若清河雾”则通过对水面和雾气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气氛,暗示着作者对真理和理想的追寻。
在“常闻先生教,指示秦仪路”中,李涉提到鬼谷先生的教诲,传达出对智慧与理想的向往。而“二子才不同,逞词过尺度”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与竞争,反映出社会的复杂与纷扰。此时,李涉似乎感到一种无奈与孤独。
后半部分诗句“未遑炼金鼎,日觉容光暮”则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作者在追求理想的路上却感到愈加疲惫。最后“回首望重重,无期挹风驭”表达了对未来的迷茫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描绘中,潜藏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满了道家思想的影子。
整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生命短暂与内心孤独的深刻思考,体现出道家思想的影响。
李涉生活在哪个历史时期?
诗中提到的“鬼谷先生”象征着什么?
“翠壁开天池”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答案:1.B 2.B 3.B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写了山水之美,但更侧重于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而李涉的《题清溪鬼谷先生旧居》则更倾向于内心的孤独与理想的追求。两者都体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但情感基调和主题略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