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8: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8:57
感兴
隋氏造宫阙,峨峨倚云烟。
搜奇竭四海,立制谋千年。
秦兵半夜来,烈火焚高台。
万人聚筋血,一旦为尘埃。
君看汴河路,尚说隋家柳。
但问哭陵人,秋草没来久。
隋朝的宫殿高耸入云,气势恢宏。
为了搜罗奇珍异宝,耗尽了四海的资源,
建立了制度,谋划了千年。
然而秦朝的军队在半夜袭来,
烈火焚烧了高大的台阶。
无数人聚集在一起,血肉横飞,
转眼间化为尘埃。
你看看汴河的路,
还在谈论隋末的柳树。
但要问那些哭泣的亡灵,
秋草已经长久未曾归来。
李涉,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五言和七言诗著称,作品常表现对历史的思考和对时局的感慨。
《感兴》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政治相对稳定,但李涉借古讽今,表达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状的忧虑。诗中提到的隋朝和秦朝,象征着历史的兴衰和权力的更迭。
《感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歌,通过回顾隋朝的辉煌与灭亡,展现了作者对历史兴衰的思考。诗的开头描绘了隋朝宫殿的宏伟,展现了一个曾经强盛的国家气势。接着,通过对隋朝万千努力的描述,表现出其建立的制度和文化的辉煌。随着历史的推进,秦军的突袭则象征着突如其来的灾难和毁灭,血肉横飞的场景让人感受到战争带来的惨烈和无奈。
最后,诗中提到的汴河和隋家柳,虽然是对隋朝的追忆,但同时也暗示着历史的无情,过去的辉煌已不复存在。哭陵人和秋草的意象,进一步强调了生死无常、时光流逝的主题,给人以深沉的哀思。整首诗通过对比和对历史的反思,传达出对人世无常的感慨和对历史教训的思考,令人深思。
整首诗通过历史的回顾与对比,表达了对历史兴衰的思考,揭示了生死无常和时光流逝的主题,充满了对人世的感慨。
《感兴》的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a) 宋代
b) 唐代
c) 明代
诗中提到的“隋氏造宫阙”象征什么?
a) 个人的情感
b) 国家权力的象征
c) 自然风光
诗中提到的“秦兵半夜来”是指什么?
a) 友好的交流
b) 突如其来的战争
c) 文化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