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诗 其一》

时间: 2025-05-04 11:47:41

诗句

鸿鹄志四海,燕雀贺櫩端。

四海一何远,櫩端亦以安。

扶摇岂不慕,迹拘谅尤难。

锻羽喧朝景,安得追风翰。

俛啄萧艾间,仰视天风寒。

斯举咫尺足,何必万里抟。

抚已宜自养,勿多身外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7:41

原文展示:

鸿鹄志四海,燕雀贺櫩端。
四海一何远,櫩端亦以安。
扶摇岂不慕,迹拘谅尤难。
锻羽喧朝景,安得追风翰。
俛啄萧艾间,仰视天风寒。
斯举咫尺足,何必万里抟。
抚已宜自养,勿多身外干。

白话文翻译:

鸿鹄的志向是飞遍四海,而燕雀却只是在树枝上欢快地叫。
四海之遥真是太远了,树枝上的燕雀也只能安于此处。
扶摇直上岂不是心向往之,但受限于环境,确实非常困难。
锻造羽毛的声音在晨光中喧闹,如何能赶上追逐风翅的飞鸟?
低头啄食萧条的艾草,仰望天空的冷风刺骨。
做出这样的选择只是咫尺之遥,何须万里高飞?
抚养自己应该自给自足,不要过于依赖外界的纷扰。

注释:

  • 鸿鹄:指大雁,象征志向远大的人。
  • 燕雀:指小燕子,象征志向平庸的人。
  • 櫩端:树枝。
  • 扶摇:扶摇直上,指高飞的愿望。
  • 锻羽:锻炼翅膀,指追求自由的努力。
  • 俛啄:低头啄食。
  • 咫尺:指极近的距离。

典故解析:

“扶摇直上九万里”出自《庄子》,比喻志向高远的人追求自由、理想的精神。汉代王逸的《离骚》也提到过类似的理想与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绂,明代诗人,擅长山水田园诗,其作品常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态度的思考。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对比鸿鹄与燕雀,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抒发了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诗歌鉴赏:

王绂的《杂诗 其一》通过对比鸿鹄与燕雀,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思考。诗开篇以“鸿鹄志四海”引入,鸿鹄作为远大的象征,代表了追求理想与自由的勇气。而“燕雀贺櫩端”则形象地表现了小鸟的安宁与安逸,暗示了许多人因环境而安于现状。接下来的“扶摇岂不慕,迹拘谅尤难”则表明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诗人在这里流露出对自由与追求的渴望,同时又对现实的无奈感到深深的惋惜。

“锻羽喧朝景,安得追风翰”进一步揭示了追求理想的艰难,锻造翅膀的喧闹声在晨光中响起,暗示着追求理想的艰辛和努力。“俛啄萧艾间,仰视天风寒”则描绘了低头啄食的生活场景,反映出一种无奈的生活状态。结尾两句“抚已宜自养,勿多身外干”则是诗人对自身处境的总结,他强调自给自足、内心自养的重要性,呼吁人们不必过于依赖外界的干扰。

整首诗运用对比手法,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探索,表达了对生活的感悟与对内心平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鸿鹄志四海:鸿鹄有志于四海,表达了渴望自由和远大的志向。
  2. 燕雀贺櫩端:燕雀仅能在树上欢叫,象征安于现状的人。
  3. 四海一何远:四海的距离是如此遥远,感叹理想的高远与现实的差距。
  4. 櫩端亦以安:燕雀在树上也能安然自得,表达了一种对安逸生活的肯定。
  5. 扶摇岂不慕:扶摇直上是多么令人向往,表达了对理想的憧憬。
  6. 迹拘谅尤难:然而追寻理想的过程却是极为艰难。
  7. 锻羽喧朝景:锻造羽毛的声音在晨光中响起,象征追求理想的努力。
  8. 安得追风翰:如何能追上风中的飞鸟,感叹理想的遥不可及。
  9. 俛啄萧艾间:低头啄食间杂的艾草,形象描绘生活的平淡。
  10. 仰视天风寒:仰望天空,冷风刺骨,暗示对理想的渴望与现实的寒冷。
  11. 斯举咫尺足:这样的选择其实是近在咫尺的。
  12. 何必万里抟:不必追求万里高飞,强调内心的充实。
  13. 抚已宜自养:抚养自己应自给自足。
  14. 勿多身外干:不要过多依赖外部的纷扰。

修辞手法:

  • 对比:鸿鹄与燕雀的对比,展示理想与现实的差距。
  • 拟人:通过“锻羽喧”形象地描绘追求理想的艰辛。
  • 象征:鸿鹄象征高远的理想,燕雀象征安于现状。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探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强调自我内省与自我养活的重要性,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不能迷失自我。

意象分析:

  • 鸿鹄:象征远大理想,追求自由。
  • 燕雀:象征安于现状,满足于现实。
  • 扶摇:象征高飞的渴望与追逐理想的勇气。
  • 锻羽:象征努力与奋斗。
  • 天风:象征理想的高远与追求的艰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鸿鹄志四海”中,鸿鹄象征什么?

    • A. 安于现状的人
    • B. 追求理想的人
    • C. 自给自足的人
  2. 诗中提到的“燕雀”是指什么?

    • A. 有远大志向的人
    • B. 满足于小生活的人
    • C. 追求自由的人
  3. “安得追风翰”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对理想的渴望
    • B. 对现实的无奈
    •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将进酒》——李白

诗词对比: 王绂的《杂诗 其一》与李白的《将进酒》在主题上都探讨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但王绂更倾向于内省与自我养活,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纵情。王绂的表达更为细腻而沉思,李白则更为激昂奔放。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绂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王绂诗词全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暮春寄畅园作 登君山望江楼 【正宫】醉太平 出浴图 【中吕】普天乐 答沈甥书 桂湖 戊申清明南郭斋居未归因饯李校翁代柬 改礼器图一篇适后圃见蜘蛛作网口占一绝 鞠华秋开因晚见贵然物之可贵物之可惜也 续成二首 落叶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苑粃 以丰补歉 同字框的字 反犬旁的字 避难趋易 龝字旁的字 包含逊的成语 目字旁的字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轻才好施 餐位 蜜香 穹嶐 溢美之语 齲字旁的字 绝不护短 张诪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