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22: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22:54
乱花丛里曾携手,穷艳景,迷欢赏。
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
好梦随春远,从前事不堪思想。
念香闺正杳,佳欢未偶,难留恋空惆怅。
永夜婵娟未满,叹玉楼几时重上。
那堪万里,却寻归路,指阳关孤唱。
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
仗何人细与丁宁问呵,我如今怎向?
在那繁花似锦的地方,我们曾携手共赏美景,如今却无人再为我锁定那雕鞍,阻挡游人往来。美好的梦随春天远去,往日的事情令人难以回想。怀念那香闺的幽静,佳人的欢笑未能再现,难以留恋,心中空荡荡的惆怅。漫漫长夜,月亮还未圆满,叹息着何时能重返那玉楼。可怜我远行千里,却寻不到归路,只能孤独地在阳关唱着离别的曲子。苦恨东流的溪水,桃源的路想要划回双桨。又有谁来问我细细情意,我如今该如何面对?
秦观(1049年-1100年),字少游,号淮海居士,宋代著名词人。他的词清丽婉约,擅长抒情,常描绘离愁别绪。
《鼓笛慢·乱花丛里曾携手》创作于秦观晚年,正值他人生的多舛之际,词中充满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这首词巧妙地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相结合,表现了词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和对现状的感慨。开头的“乱花丛里曾携手”,勾勒出一幅曾经的美丽画面,伴随着“穷艳景,迷欢赏”的细腻描写,唤起读者对青春的感慨。然而,随着时光的推移,词人却感到孤独和无助,“到如今,谁把雕鞍锁定,阻游人来往”,展现了岁月的无情与人事的变迁。
在对比往昔与现今后,词人更是深入探讨了对香闺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表现了无尽的惆怅与孤独。夜晚的“婵娟未满”与“玉楼几时重上”相互呼应,流露出对团圆的期盼与对往昔的深切怀念。最后几句“苦恨东流水,桃源路欲回双桨”,以流水和桃源路象征着流逝的时光与难以回归的美好,展现了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整首词以对美好往昔的回忆和对现状的无奈为主题,展现了人们在时间流逝中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与追思,流露出深切的离愁别绪。
诗中的“乱花丛”代表什么?
“苦恨东流水”中“东流水”象征什么?
“香闺”在诗中象征什么?
整日里欢聚在一起赏花观月,几乎把所有的好景都看尽了,都痴迷了;总以为好日子还长着呢。到如今,是谁把宴游的车辆都锁定了,不让我们往来呢?这欢娱像春归一样远远地去了,不可能再复现了。这些事也不敢再想啊,想起来就让人觉得难受。我一直思念着贬居穷荒僻壤的友人们,好长时间了,得不到他们的音讯,想起他们的处境也都与我一样,孤单一人,没有个共解忧愁的伙伴。留恋往日的欢娱,只能惆怅如今无法相会。 夜真长啊,可在长夜里月亮一直未圆,月未圆,人也就难以团圆,我何时才能重上玉楼与你相会呢?我在离家万里之外的郴州,总思念着何时能够返回家乡。可即使我真的能回乡,在离开郴州时,也只是孤零零的一个人,连个唱阳关送别曲的朋友也没有,这多让人受不了啊!东流水,我真恨你呀!原来总以为跟着你能找到一块世外桃源,现在看来白跑了一趟,还是回去吧,不要犹豫了。但把船摇向哪里呢?我该找个人商量商量,细细筹划一下,我下一步的路该怎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