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时间: 2025-07-28 14:56:49

诗句

前时劝君出东郊,父老欢呼望羽旄。

甘雨便随车马到,眼看沾足遍蓬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8 14:56:49

原文展示:

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

前时劝君出东郊,父老欢呼望羽旄。 甘雨便随车马到,眼看沾足遍蓬蒿。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劝说官员出访东郊,受到百姓热烈欢迎的情景。甘雨随着官员的车马到来,滋润了遍地的蓬蒿,象征着官员的德政如同甘霖,惠及百姓。

注释: 字词注释:

  • 羽旄:古代官员出行时所用的仪仗,这里代指官员。
  • 甘雨:及时的好雨,这里比喻官员的德政。
  • 沾足:充分滋润。
  • 蓬蒿:泛指野草,这里比喻百姓。

典故解析:

  • 无明显典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栻(1133年—1180年),字敬夫,号南轩,南宋著名理学家、文学家,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他的诗歌多表现儒家思想和政治理想,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张栻为祝贺某位安抚使(负责地方治安和民政的官员)的生日而作,表达了对这位官员德政的赞扬和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官员出访时百姓的热烈欢迎和官员德政的广泛影响。诗中“甘雨便随车马到”一句,巧妙地将官员的出行与甘霖的到来相联系,寓意官员的德政如同及时雨,滋润了百姓的心田。全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体现了张栻诗歌的清新自然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前时劝君出东郊:诗人劝说官员出访东郊,可能是为了视察民情或推行德政。
  2. 父老欢呼望羽旄:百姓(父老)对官员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期待他的到来。
  3. 甘雨便随车马到:官员的到来如同及时雨,带来了恩泽。
  4. 眼看沾足遍蓬蒿:官员的德政惠及百姓,如同雨水滋润了野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官员的德政比作甘雨,形象生动。
  • 拟人:甘雨“随车马到”,赋予了甘雨以人的行为特征。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官员的德政,表达了诗人对官员德政的期望和百姓对官员的欢迎。通过比喻和拟人手法,诗人将官员的德政形象化为甘雨,寓意其惠及百姓,深得民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羽旄:官员的象征,代表权威和德政。
  • 甘雨:德政的象征,代表恩泽和滋润。
  • 蓬蒿:百姓的象征,代表需要德政的群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甘雨便随车马到”一句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答案:B

  2. 诗中“父老欢呼望羽旄”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忧虑 B. 欢迎 C. 失望 D. 愤怒 答案:B

  3. 诗中“眼看沾足遍蓬蒿”中的“沾足”是什么意思? A. 充分滋润 B. 沾湿 C. 沾染 D. 沾光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朱熹的《春日》:同样表达了儒家思想和政治理想,风格清新自然。

诗词对比:

  • 张栻的《某敬采民言成六韵为安抚阁老尚书寿伏幸过目》与朱熹的《春日》:两首诗都体现了儒家思想和政治理想,但张栻的诗更侧重于官员的德政,而朱熹的诗则更多地描绘自然景色和哲理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栻的多首诗歌,有助于深入了解其诗歌风格和思想。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包括张栻的文学成就。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邺都 药名一绝 彦清生日 彦清生辰 彦清弹琵琶有感 彦清打球 小王仲冬望置酒学士赋诗次韵 小王亲迎赋此赠行卒间聊遗鄙怀 小亭落成都官有诗次韵以谢 小亭落成都官有诗次韵以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料远若近 郁蟠 武陵客 雄厚 黜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赍志没地 鲜规之兽 六乡 濯足濯缨 鸡飞蛋打 包含极的词语有哪些 高字旁的字 而字旁的字 欠字旁的字 良有以也 黍字旁的字 舟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