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对芳尊》

时间: 2025-05-02 19:48:43

诗句

对芳尊,醉来百事何足论。

遥见青山始一醒,欲著接蓠还复昏。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8:43

原文展示:

对芳尊,醉来百事何足论。
遥见青山始一醒,欲著接蓠还复昏。

白话文翻译:

对着美酒,醉了之后万事都无所谓。
远远望见青山开始苏醒,想要去接蓠(取蓮)却又再次迷糊。

注释:

  • 芳尊:美酒的酒杯或酒器,象征快乐和享乐。
  • 醉来:指喝醉酒之后。
  • 百事何足论:意为万事都不值得去讨论,表达一种洒脱的态度。
  • 青山始一醒:远处的青山好像刚刚苏醒,暗示清晨的到来。
  • 欲著接蓠:想要去采摘莲花,蓠指的是莲花。
  • 还复昏:再次陷入迷糊的状态,暗示醉酒后的迷离。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青山”和“芳尊”均为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象征自然与人情的交融。青山的苏醒代表自然的生机,而醉酒则表现了人对世俗事务的超然态度。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诗人,以自然景物与人情感受相结合的诗风著称。其作品常蕴含哲理,情感深邃,能引发人们的共鸣。

创作背景:

《对芳尊》创作于一个饮酒作诗的场合,诗人通过对醉酒后的思考和对自然景物的感知,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态度,反映了唐代文人悠闲自得的生活方式。

诗歌鉴赏:

《对芳尊》是一首描写饮酒后的感受的诗作,诗人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世事的淡然和对自然的观察。诗的开头“对芳尊,醉来百事何足论”,传达了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似乎在说,醉酒能够让人忘却烦恼,生活中那些琐事都显得微不足道。接着,诗人远望青山,似乎在描绘清晨的宁静和生命的复苏,这种对自然的描绘与前面的醉酒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隐含着一种人生的哲理:醉酒虽然让人暂时忘却世事,但自然的美景却能够让人清醒。

诗中对“青山”的描绘,不仅是对外在自然的观察,也暗示了内心的觉醒与反思。最后一句“欲著接蓠还复昏”传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想要去追求美好的事物,却又因醉酒而迷失了方向。这种情感的复杂性使整首诗更加富有层次,给人以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对芳尊:直接对酒杯发出感慨,暗示喝酒的情境。
  2. 醉来百事何足论:通过醉酒的状态,表达对世事的无所谓。
  3. 遥见青山始一醒:描绘清晨的景象,青山的苏醒象征新的开始。
  4. 欲著接蓠还复昏:表达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现实中的迷惘。

修辞手法:

  • 对比:醉酒与青山的清醒形成鲜明对比,增强情感的深度。
  • 拟人:青山“醒”的描写,赋予自然以生命和情感。
  • 象征:芳尊象征着快乐与享乐,青山则象征着自然的清新与哲理的思考。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反映人对生活的态度:即使沉醉于享乐,也要时常关注自然与生命的美好,体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哲学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芳尊:象征着饮酒的快乐和享乐,也暗示了人类在生活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 青山:自然的象征,代表着生命的轮回与清醒。
  • :莲花的象征,寓意纯洁与美好。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芳尊”指的是什么? A. 酒杯
    B. 花朵
    C. 山川

  2. “醉来百事何足论”表达了怎样的态度? A. 认真对待生活
    B. 对世事的洒脱
    C. 对未来的忧虑

  3. 诗中的青山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自然的生机与清醒
    C. 人生的烦恼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了自然之美与内心的宁静。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了饮酒的豪情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韦应物的《对芳尊》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涉及饮酒,但韦应物更倾向于内心的反思,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对人生的豪情豪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概论》

相关查询

寄巨山 次韵张守述怀 再和六四叔所赋十二相属诗 食鹅梨三首 径山寄生子作道服三首 游密庵三首 徐大著挽诗二首 致中相拉游武夷有六耳不同谋之语原仲和章意 六言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傍观者审,当局者迷 包含革的成语 宿秀 效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光被四表 邑字旁的字 累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雨栋风帘 包含落的成语 干字旁的字 高跷 留结尾的成语 龙腾虎踯 阴基 以往鉴来 火字旁的字 森木 食字旁的字 奔属 彑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