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2:0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2:04:54
碧涧苍松五粒稀,
侵云采去露沾衣。
夜启群仙合灵药,
朝思俗侣寄将归。
道场斋戒今初服,
人事荤膻已觉非。
一望岚峰拜还使,
腰间铜印与心违。
在青翠的山涧旁,苍松间的五粒松子稀少,
我在云雾中采摘露珠,沾湿了衣襟。
夜晚与众仙人一起启用灵药,
清晨的我却又思念俗世的朋友,想要寄回去。
在道场斋戒,今天首次服用灵药,
人间的荤腥之物已让我感到厌倦。
我远望岚峰,向它拜礼,
腰间的铜印与我心中的理想背道而驰。
作者介绍:韦应物(737年-792年),唐代著名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和深刻的思想内涵而闻名。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带有浓厚的道教思想。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道教修道时,诗人受道教思想的影响,表达了他对道教灵药的渴望与对世俗生活的思考。
这首诗展现了韦应物对道教修行的深刻思考与自我反省。开头以“碧涧苍松五粒稀”引入自然景象,展现出与世隔绝的宁静。接着,诗人描绘了自己在夜晚与众仙人共服灵药的场景,表现了对修道生活的向往。然而,清晨时分的“朝思俗侣寄将归”却显露出他对世俗友人的思念,形成了内心的矛盾。
后面的“道场斋戒今初服”表明诗人在修道过程中所作的努力,但“人事荤膻已觉非”则显露出他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和对清净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一望岚峰拜还使”则是对自然的归属感与敬仰,而“腰间铜印与心违”则揭示了他心中理想与现实身份之间的冲突。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自我修行的追求以及对外界的思考,体现了他对道教哲学的理解与体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道教修行的渴望与内心世俗联系的矛盾,展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挣扎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灵药”代表什么?
诗中“腰间铜印与心违”表达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