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43: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3:47
幽都风俗慕成都,可待遨头指路隅。
杨柳垂阴连北道,芙蕖舒艳亚西湖。
客思剧饮逃三伏,人患苛留阻一呼。
回首未忘忧墨吏,渡江应不怕天吴。
幽静的城市风俗仿佛都向往成都,真希望能在这里畅游,指引我到达隐蔽的角落。
杨柳垂下阴影连着北方的道路,荷花在阳光下绽放出绚丽的色彩,宛如西湖的美丽。
旅客因思乡而痛饮,想要逃避这酷热的三伏天,而人们则因苛刻的规章而被束缚,无法轻松呼吸。
回首往事,仍然忘不了那忧愁的官吏,渡过江河时,应该不再畏惧那天上的雷神。
洪皓,字仲明,号寄庵,宋代的诗人和官员。洪皓为人清正,才华横溢,尤其以诗歌见长,作品多表现对社会的关怀和对人情的思考。
本诗是洪皓在游历途中,感受到成都的风土人情以及自己对故乡的思念而作。诗中描绘了自然美景与人文情怀的交融,反映出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官场忧虑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对成都风俗的描绘,引入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开头两句“幽都风俗慕成都,可待遨头指路隅”表现了对成都的向往与期待,展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接着,诗人用“杨柳垂阴连北道,芙蕖舒艳亚西湖”描绘了美丽的自然景观,北道的杨柳与西湖的荷花形成鲜明对比,显现出诗人敏锐的观察力与丰富的想象力。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客思剧饮逃三伏”表达了旅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酷暑的逃避;而“人患苛留阻一呼”则揭示了社会对个体自由的压制,反映了诗人对现实的无奈与忧虑。最后,诗人提到“回首未忘忧墨吏”,显示出对官场的反思与对前路的自信,完美地将对故乡的思念与现实的困境结合在一起,形成一种复杂而深刻的情感。
整首诗围绕着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的忧虑,体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诗中提到的“幽都”指的是哪个城市?
“客思剧饮”中的“剧饮”是什么意思?
诗中的“天吴”指的是什么?
可以将洪皓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在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社会现实的反思上的异同,洪皓诗中较多对个人情感的表达,而杜甫则更多体现出对国家和社会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