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都亭驿诗》

时间: 2025-05-03 13:55:13

诗句

都驿荒凉尚邃深,息肩藉庇有馀阴。

故宫今已生禾黍,翻作行人倍痛心。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3:55:13

原文展示:

都驿荒凉尚邃深,息肩藉庇有馀阴。
故宫今已生禾黍,翻作行人倍痛心。

白话文翻译:

都亭驿站虽然荒凉而深邃,我在这里稍作歇息,庇荫下还有些许阴凉。故宫如今已长出禾黍,看到这一幕,行人倍感心痛。

注释:

  • 都驿:指的是驿站,古代用于传递消息和休息的地方。
  • 荒凉:指环境冷清、荒废。
  • 邃深:形容环境幽深。
  • 息肩:指歇息肩膀。
  • 藉庇:借助庇荫,获得遮蔽。
  • 禾黍:禾与黍均为粮食作物,禾指稻谷,黍指黍米。
  • 倍痛心:加倍感到心痛。

典故解析:

该诗并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对故国的思念与感慨,反映出诗人对国家衰败的深切忧虑。古代诗人常常以自然景物抒发情感,表现出对历史变迁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洪皓,字子真,号松壶,南宋时期的诗人、政治家,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时事的敏锐观察而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社会不安的时期,诗人通过描写荒凉的驿站和生长的禾黍,表达了对故国的忧伤和对过往繁荣的怀念。

诗歌鉴赏:

《都亭驿诗》通过对驿站环境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首句“都驿荒凉尚邃深”开篇便设定了一个冷清、深邃的氛围,给人以萧索的感受。“息肩藉庇有馀阴”则揭示了诗人的无奈与暂时的休息,似乎在逃避现实的压力。接下来的两句中,诗人通过对故宫的回忆,提到“禾黍”的生长,暗示曾经繁荣的故国如今却变得与世无争,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失落与苦痛。

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推进,从个体的孤独感到对国家的哀悼,展现出深刻的历史意识和对故国的情感。诗人的情感由个人的无奈逐渐扩展到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令人感受到一种时光流逝、历史变迁的无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都驿荒凉尚邃深:描述驿站的荒凉与幽深,暗示环境的冷清与诗人内心的孤寂。
  2. 息肩藉庇有馀阴:诗人在此短暂歇息,感受到的仅仅是庇护带来的些许阴凉,突出其处境的无奈。
  3. 故宫今已生禾黍:提到故宫的禾黍生长,暗示故国的繁荣已成往事,令人感到心痛。
  4. 翻作行人倍痛心:诗人感到的痛苦加倍,反映出对故国现状的深切关怀。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荒凉”与“倍痛心”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对立。
  • 意象:使用“禾黍”象征着富饶与繁荣,但与诗人所感受到的痛苦形成强烈反差。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表达了诗人对故国的忧虑与怀念,揭示了历史变迁带来的无奈与痛苦,体现了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荒凉:象征社会动荡与人心的凋零。
  • 禾黍:象征丰饶与过往的辉煌。
  • 庇荫:象征暂时的安宁与内心的寄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都驿”指的是什么? A. 驿站
    B. 酒店
    C. 学校
    D. 医院

  2. 诗人看到故宫的禾黍生长时,感受到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A. 高兴
    B. 难过
    C. 无所谓
    D. 愤怒

  3. 诗中“倍痛心”指的是什么? A. 对自己生活的痛苦
    B. 对故国衰败的痛苦
    C. 对自然景色的羡慕
    D. 对他人的嫉妒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比较洪皓的《都亭驿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表达了对国家的忧虑与个人的孤独,但杜甫的作品更直接地反映了战乱带来的痛苦,而洪皓则通过细腻的环境描写,间接传达情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洪皓研究相关文献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读始兴公传 信州水亭 邮亭残花(一作平原路上题邮亭残花) 送人归蜀 西江行 秋夜登润州慈和寺上方 游天台山 登乐游原 塞上曲 题道光上人山院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芸的词语有哪些 提手旁的字 包含昭的词语有哪些 龝字旁的字 快犊破车 梵呗圆音 瑞符 保龄球 甘心乐意 玉洁 走字旁的字 缬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高结尾的成语 刀字旁的字 向风慕义 蜡宫 走之旁的字 铁缠矟 长眠不起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