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8:42: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8:42:11
秋高裘马正轻肥,
节制身兼被召时。
邂逅贵人争献寿,
逢迎嘉节竞题诗。
心危雁塔劳君咏,
家近龙沙感我思。
泛菊佩萸今已矣,
长安不见转凄悲。
秋天高远,马儿轻松而肥壮,
这时候正是节制身心、被召唤之时。
偶遇贵宾,大家争相祝寿,
欢庆佳节,互相吟诗作对。
我心忧虑雁塔,劳烦您为我吟诵,
我家靠近龙沙,思乡之情愈发浓烈。
菊花和佩萸的时节已悄然过去,
在长安再也看不见这些,感到十分凄凉。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洪皓(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懋斋,宋代人,官至宰相,以诗文见长。他的诗风清新、典雅,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重阳节时创作的,诗人应邀登高吟咏,表达了他对亲友的祝福与对故乡的思念。
这首诗通过描绘重阳节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开篇用“秋高裘马正轻肥”描绘了秋天的景象,既有丰收的喜悦,又暗示着时光的流逝。随着诗意的展开,诗人描绘了在节日中人们的欢庆与祝福,然而在热闹的背后,诗人却感到一丝忧伤。
“心危雁塔劳君咏”一句中,诗人将自己的思虑寄托在雁塔上,既是对故乡的怀念,也是对人生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泛菊佩萸今已矣,长安不见转凄悲”,将节日的欢乐与个人的孤独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给人以深刻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重阳节的庆祝与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对节日热闹与个人感受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往昔的无尽怀念。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高裘马”主要描绘了什么?
“心危雁塔劳君咏”中,诗人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登高》相比,洪皓的《次韵重九登慈恩雁塔帅漕见邀》同样描绘了节日的景象,但洪皓更注重个人的情感表达,而杜甫则侧重于历史与人生的沉重感。两者在风格和情感基调上各有千秋,值得细细品味。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