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8 17:29:3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17:29:33
生查子
作者:晏几道
长恨涉江遥,移近溪头住。
闲荡木兰舟,误入双鸳浦。
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
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远方情人的思念与怅惘。开篇提到“长恨涉江遥”,表达了对相隔遥远的痛苦;接着描写了在溪边的闲适,却因沉思而误入了鸳鸯的港湾。最后,诗人感受到寒冷的风,想要对着荷花倾诉心中的情感,却又不知所措。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鸳鸯”是古代文人常用的象征爱情和夫妻和谐的意象。“荷花”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用来比喻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品质。
作者介绍:
晏几道(约989年-1059年),字叔原,号小山,宋代词人,擅长小令,风格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自然景物构成诗词,表达内心深处的情感。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南宋时期,社会动荡、离别之苦使得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更加凸显。诗中充满了对爱情的细腻描写和对生活的感慨,反映了诗人在历史背景下的情感挣扎。
晏几道的《生查子》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和细腻的情感捕捉了爱情的复杂和多变。诗开头以“长恨涉江遥”点出思念的主题,表现了对远方爱人的深切怀念。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悠闲的画面,木兰舟在水上荡漾,恰似他内心的波澜。然而,这份闲适并未能消解他的思念,反而在误入“双鸳浦”的瞬间,使他更加感受到孤独与失落。
诗中“无端轻薄云,暗作廉纤雨”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意象,云彩的轻薄与细雨的柔和,暗示了诗人内心的细腻与忧愁。最后一句“翠袖不胜寒,欲向荷花语”则将情感推向高潮,翠袖承载着寒意,象征着女子的脆弱与美丽,而荷花则是诗人倾诉的对象,蕴含着对爱情的渴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整首诗在情感的细腻描绘与自然景物的交融中,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与独到的艺术视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思念为主线,表达了对爱人的缱绻眷恋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透过自然景物的描写,深刻揭示了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意象词汇:
文化内涵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不仅构成了诗的画面,也深刻揭示了作者对爱情的追求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古代诗词中,云、雨、江等自然元素常常被用以映射人的情感与内心世界。
诗词测试:
诗中“长恨涉江遥”中的“长恨”指的是什么?
A. 对生活的无奈
B. 对远方情人的思念
C. 对自然的感慨
“闲荡木兰舟”中的“闲荡”最能体现诗人怎样的心情?
A. 轻松愉快
B. 忧伤怅惘
C. 兴奋好奇
诗中提到的“双鸳浦”象征着什么?
A. 友情
B. 爱情
C. 亲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