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8:57: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8:57:12
老大成名仍足病,
纵听丝竹也无欢。
高情太守容闲坐,
借与青山尽日看。
老了之后名声虽已显赫,但仍然感到身体虚弱;就算听到音乐声也无法感到快乐。高雅的情操使得太守能够悠然自得地坐在那里,借着青山的风景,整日欣赏。
这首诗中提到的“青山”不仅仅是自然景观的描绘,也象征着一种高洁、悠然的生活态度。在古代文人中,青山常被视作隐逸、闲适生活的象征。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多表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风格清新自然。
此诗写于湖州,可能是诗人与韩中丞(即韩愈)在一起饮宴时所作,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高雅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老大成名”开头,立刻将读者带入一种人生的感慨之中。诗人虽然成名,但因年事已高,身体却感到虚弱,生动地展示了人到老年时的无奈与失落。接着提到即便听到美妙的音乐,心中却无欢愉,反映了内心的孤寂与空虚。这种情感在古典诗歌中常常出现,表现了诗人对于人生的深刻体悟。
后两句则转向描绘太守的闲适与高雅,强调一种脱离世俗纷争、与自然合一的生活态度。诗人用“借与青山尽日看”表明了对自然的向往和内心的宁静,似乎在告诉读者,与其追逐名利,不如静心欣赏眼前的美好。
整首诗在情感上交织着对人生的感慨与对自然宁静的向往,显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挣扎,同时也表达了对高雅生活的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表达了对名利的无奈与对自然的向往,体现了一种追求内心宁静的哲学观。
诗中的“老大成名”指的是?
诗人对“丝竹”的态度是?
“借与青山尽日看”意指?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赞美和对内心平静的追求,但王维更多地体现了与自然融为一体的境界,而朱庆馀则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与内心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