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依韵和魏介之同游玉仙坛》

时间: 2025-04-30 22:04:43

诗句

云坛共上百神清,碧坞红霞相照明。

幽草欲迷丹井处,乱峰依旧白云生。

亭亭翠纛高杉矗,险险狂雷落石轰。

待得九霄鸾鹤驭,玉书应改地仙名。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04:43

原文展示

依韵和魏介之同游玉仙坛
范仲淹 〔宋代〕

云坛共上百神清,
碧坞红霞相照明。
幽草欲迷丹井处,
乱峰依旧白云生。
亭亭翠纛高杉矗,
险险狂雷落石轰。
待得九霄鸾鹤驭,
玉书应改地仙名。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友人一起游览玉仙坛的美好情景。云雾缭绕的坛上,百神显得格外清晰;碧绿的山谷与红色的霞光交相辉映,显得明亮而迷人。幽静的草地仿佛要迷失在丹井的边缘,错落的山峰依旧在白云中若隐若现。高耸的翠色旗帜在杉树间伫立,狂风雷轰,石头也在猛烈的声响中滚落。待到驾驭九霄中的神鹤时,玉书上也应该改写仙人的名字。

注释

字词注释:

  • 云坛:指云雾缭绕的坛子,象征神秘与高远。
  • 百神清:指众多神明显得清晰可见,象征着神明的庇护与祥和。
  • 幽草:指生长在幽静处的草,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丹井:古代道教中指一种炼丹的地方,象征长生不老的追求。
  • 翠纛:绿色的旗帜,象征着神秘与高尚的精神。
  • 九霄:指高天,象征着极高的境界。
  • 鸾鹤:神话中的鸟,象征着长生与超凡脱俗。

典故解析:
这首诗中提到的“九霄鸾鹤”与“玉书”,反映了道教文化中对仙境与长生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千里,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思想著称,主张改革与理政,作品多以抒情和抒志为主。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一次与友人游玩玉仙坛时所作,表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以及对道教文化的向往,反映出他对人生理想和人际交往的思考。

诗歌鉴赏

范仲淹的《依韵和魏介之同游玉仙坛》是一首充满了自然美与哲理思考的诗作。整首诗以游览的场景为主线,通过对美景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心中对理想生活和精神追求的渴望。开篇的“云坛共上百神清”,结合“碧坞红霞相照明”,突出了自然的神秘与和谐,营造出一种清新、超脱的氛围,使人感受到一种游离于尘世之外的宁静。

接下来的描述中,诗人通过“幽草欲迷丹井处”及“乱峰依旧白云生”,表达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哲理的反思。尤其是“待得九霄鸾鹤驭,玉书应改地仙名”,更是将诗人的理想与追求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展现了他对理想境界的向往。

整首诗在修辞上运用了对仗与比喻,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情感更加丰富。总体而言,范仲淹的这首诗不仅是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更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对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超凡脱俗的精神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云坛共上百神清:描绘了高耸入云的坛子,众多神明显得格外清晰,象征着神与自然的结合。
  • 碧坞红霞相照明:碧绿的山谷与红色的霞光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祥和明亮的氛围。
  • 幽草欲迷丹井处:静谧的草地旁边是炼丹的地方,象征着道教追求的长生不老。
  • 乱峰依旧白云生:错落的山峰在白云之中,展现出自然的变幻无常。
  • 亭亭翠纛高杉矗:高耸的绿色旗帜在杉树间伫立,象征着神圣与高尚。
  • 险险狂雷落石轰:狂风暴雨中,雷声轰鸣,表现出自然的力量。
  • 待得九霄鸾鹤驭:期待能够驾驭九霄中的神鸟,展现了对超凡境界的向往。
  • 玉书应改地仙名:希望能够在理想的境界中,改写自己的名字,追求永恒的精神价值。

修辞手法:

  • 比喻:以“云坛”比喻超凡的境界。
  • 对仗:如“亭亭翠纛”与“险险狂雷”,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
  • 象征:通过“鸾鹤”与“玉书”表现理想与长生的追求。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自然的赞美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追求精神自由与超脱尘世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云坛:象征高远、神秘的境界。
  • 百神:暗示多元的文化与信仰。
  • 碧坞:代表生机与和谐。
  • 丹井:象征追求长生的道教思想。
  • 鸾鹤:代表超凡脱俗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云坛”象征什么?

    • A. 现实的地方
    • B. 超凡的境界
    • C. 贫瘠的土地
  2. “幽草欲迷丹井处”中的“丹井”代表什么?

    • A. 炼丹的地方
    • B. 水井
    • C. 田地
  3.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 A. 对自然的赞美
    • B. 对战争的反思
    • C. 对商业的追求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王维的《终南山》

诗词对比:
范仲淹与李白的诗歌都展示了对自然的热爱与人生的思考,但范仲淹更侧重于理想与道教文化的结合,而李白则多表现个人情感与豪放的性格。两者在风格上各具特色,但都体现了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对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
  • 《道教文化与中国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卜算子 吉祥草 卜算子 秋海棠 卜算子 卜算子 圣驾幸长安恭纪 卜算子 卜算子 其五 初民 卜算子 卜算子·子知公莹 卜算子 夜来风雨有萧瑟意,为作四首 其四 卜算子 效稼轩体,并用其韵。作归来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釆字旁的字 麟角凤距 苛酷 贫病交攻 移孝为忠 首字旁的字 冲锋陷坚 密云不雨 舌字旁的字 举觞称庆 衣字旁的字 露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心困 包含往的词语有哪些 业字旁的字 连疆 竹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