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7: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7:22
金流洞
作者: 洪显周 〔清代〕
攀萝扪壁上山贪,
时听云端落笑谈。
天遣灵区超分外,
人将流水比双南。
凄风冷雨秋重九,
瘦策宽鞋客两三。
或恐新诗干造物,
不教明月到禅庵。
全诗翻译:
在山上贪恋地攀爬藤萝,时常听见云间传来笑谈。天上送来灵气,超然物外;人间的流水,仿佛比双南还要亲密。凄冷的秋风和秋雨在重阳节时袭来,瘦弱的书生和宽大的鞋子只有两三位。或许是担心新诗会影响自然,不让明月照耀到禅寺里。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重阳节为传统节日,古人有“登高望远”的习俗,寓意长寿。同时,诗中提到的“明月”与“禅庵”常常联系在一起,象征高洁的志趣与超脱的境界。
作者介绍:
洪显周,清代诗人,擅长山水诗和咏物诗。他的诗风格多样,常以自然景观为题,表达个人情感与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可能是在某个秋天的重阳节时,诗人游历山水,感受自然的美好与人生的哲思,反映出对新诗与传统诗的思考。
《金流洞》以悠然的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诗人的哲思与情感。诗的开头通过“攀萝扪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贪恋于美丽的山景,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渴望。接着“时听云端落笑谈”则引入了云间的声音,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山野的幽静与灵动。
“天遣灵区超分外”,这里的“灵区”不仅指天上的美丽景象,也暗示着诗人对精神世界的向往。相较于人间的事物,诗人选择将流水与双南比作亲密的事物,表现出自然的细腻与温情。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秋风冷雨的凄凉,重阳节的时节,诗人虽身处自然,却感受到了一丝孤独与无奈。最后两句则让人思考新诗的影响与传统文化的传承,似乎在告诫人们要珍惜自然与心灵的宁静。
整首诗在意象与情感之间游走,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自然观与哲理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反映出诗人在自然中寻求宁静与超然的心态。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攀萝扪壁”中的“萝”指的是:
A. 一种树木
B. 一种植物
C. 一种动物
D. 一种石头
诗中提到的“重九”指的是哪个节日?
A. 中秋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春节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对什么的担心?
A. 对新诗的担忧
B. 对友人的担忧
C. 对天气的担忧
D. 对未来的担忧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