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29:3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29:34
酬通事舍人寓直见示篇中兼起居陆舍人景献
张九龄
轩掖殊清秘,才华固在斯。
兴因膏泽洒,情与惠风吹。
所美应人誉,何私亦我仪。
同声感乔木,比翼谢长离。
价以陆生减,贤惭鲍叔知。
薄游尝独愧,芳讯乃兼施。
此夜金闺籍,伊人琼树枝。
飞鸣复何远,相顾幸媞媞。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相互激励的感慨。开头的“轩掖”指的是高雅的环境,表明了作者的志向与才能。接着提到“膏泽”和“惠风”,象征着友好的影响与良好的机缘。诗人还有对外界赞誉的感慨,表达了他并不追求个人的名声,而希望能与友人共同分享荣耀。后面的“同声感乔木,比翼谢长离”则借用比翼鸟的意象,暗示着志同道合的朋友间的相互支持。最后两句提到“金闺籍”和“琼树枝”,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夜晚,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美好愿望。
作者介绍:张九龄(678年-740年),唐代著名诗人、政治家,因其才华与德行而受到重用。他的诗歌以清新、典雅著称,常常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张九龄与友人陆舍人相聚时,表达了他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反映出唐代文人之间的交往与情感。
张九龄的这首诗以清新典雅的风格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生活的积极态度。诗的开头“轩掖殊清秘”,为全诗奠定了高雅的基调,展现出诗人高远的志向与独特的才华。接着,诗人通过“膏泽洒”和“惠风吹”两句,形象地表现了良好的环境和友谊带来的滋养。
在诗的中段,诗人用“同声感乔木,比翼谢长离”来表达朋友间的相互感应与支持,恰如比翼鸟般的友好,增添了一种温馨的情感。最后两句提到的“金闺籍”和“琼树枝”,则让人感受到一种温暖与宁静,似乎在描绘一个美好而和谐的夜晚,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与珍视之情愈发鲜明。
整首诗语言精炼,意象丰富,表现出唐代文人的风雅与情感,既有对友人的深切关怀,也有对生活的热爱,充分体现了张九龄作为一位诗人的独特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如“比翼”),对仗(如“兴因膏泽洒,情与惠风吹”),使得诗歌的意境更为深远,情感更为真挚。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体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情感与风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同声感乔木”中的“乔木”指的是什么?
“比翼”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