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8:29: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8:29:38
辙迹陈家巷,诗书孟子邻。
偶来乘兴者,不值草玄人。
契是忘年合,情非累日申。
闻君还薄暮,见眷及兹辰。
赠我如琼玖,将何报所亲。
在陈家巷的车辙印迹旁,正好坐落着诗书和孟子的家。
偶尔我乘兴而来,正好没有遇到懂得深奥诗理的人。
我们相知的情谊就像是忘年交,情感并不受时间的束缚。
听说你在傍晚时分归来,今天我将见到你。
你送我的礼物如同美玉一般,我又该如何回报你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张九龄(678年-740年),字子寿,号阮亭,唐代著名诗人,曾任宰相。其诗风清新典雅,主张以理为诗,重视社会责任。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朋友重聚之际,表达了友人间的深厚情谊和对相聚的期盼,反映出当时文人雅士之间的交往与情感。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友人袁补阙在陈家巷相聚的情景,反映了浓厚的友谊和对文化生活的热爱。开篇提到“辙迹陈家巷”,生动地描绘了环境,同时“诗书孟子邻”则点出了文化氛围的浓厚。接下来的“偶来乘兴者,不值草玄人”,表现了诗人的孤独与期待,期待有才华之人相伴。
“契是忘年合,情非累日申”一句,深刻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强调了友谊超越年龄的界限。最后两句“闻君还薄暮,见眷及兹辰”则传达了对友人归来的喜悦与期待,而“赠我如琼玖,将何报所亲”则流露出诗人对友人送礼的感激和回报的愁思,表达了人际关系中的温情与礼尚往来的道德观。
整首诗运用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通过自然与人文的结合,展现了唐代文人关心友谊、重视文化的情怀,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价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深厚情谊,突出友谊超越时间与年龄的特质,反映了唐代文人雅士之间的温情与互助。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辙迹”指什么?
A. 车辙的痕迹
B. 诗人的足迹
C. 文化的象征
“契是忘年合”中的“契”意指?
A. 友情的契约
B. 忘年之交
C. 忍耐与包容
诗中提到的“琼玖”象征着什么?
A. 友谊的珍贵
B. 文化的底蕴
C. 年龄的差距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张九龄的《与袁补阙寻蔡拾遗会此公出行后蔡有五韵诗》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均表现友谊与人文情怀,但张九龄更侧重于对相聚时光的珍视,而王维则注重离别之情的抒发。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