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8 01:39:0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8 01:39:08
父老争看乌角巾,应缘曾现宰官身。
溪边古路三叉口,独立斜阳数过人。
乡亲们争相观看那顶乌角巾,想必是因为它曾经出现在宰相身上。
在溪边的古老小路上,三叉路口,我独自站在斜阳下,目测经过的人数。
“乌角巾”作为古代官服的一部分,代表着社会地位和权力。诗中提到的宰相,指的是古代掌握政权的高官,其形象在民间广为流传,常被老百姓所敬仰。诗人在此用“乌角巾”来引发人们对官员的关注,同时也暗含对权力的反思。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风格多样,既有豪放之气,也有细腻的情感。苏轼在政治上经历了起伏,因而他的作品中常常流露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的关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苏轼的晚年,正值他被贬至黄州期间。此时的他,虽然身处逆境,但仍然关注社会与人情,表现出对乡民生活的关心。
这首诗通过简单的描绘,展现了乡村民众对乌角巾的关注,隐喻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向往与仰慕。在“父老争看乌角巾”一句中,诗人以“争看”二字,表现出乡亲们对宰相的崇敬与渴望,暗示了在他们心中,权力象征的乌角巾不仅是身份的标志,更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接下来的“溪边古路三叉口”,通过描绘环境,营造出一种孤寂的氛围,诗人独立于此,似乎是在对生活进行深刻的思考。夕阳的意象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无常。诗中通过对比乡民的热闹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展现了一种微妙的情感张力,使整首诗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权力的敬仰与对人生孤独的反思,展现了人们对地位的渴望以及个人内心的孤寂。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乌角巾”象征着什么?
诗人在哪个地方独立思考?
“独立斜阳数过人”这句表达了诗人的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