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46: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46:43
二月三日点灯会客
江上东风浪接天,
苦寒无赖破春妍。
试开云梦羔儿酒,
快泻钱塘药玉船。
蚕市光阴非故国,
马行灯火记当年。
冷烟湿雪梅花在,
留得新春作上元。
在二月的第三天,东风吹来,江面上的浪花与天空相连。寒冷的天气让人感到无奈,却又打破了春天的美丽。我想试着打开云梦的羔羊酒,痛快地把钱塘的药玉船划出。蚕市的光阴已不再是故乡,马行在灯火中,勾起了往年的记忆。冷烟湿雪中梅花依然绽放,留得新春作为元宵的庆祝。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作品涵盖诗、词、文、赋等多个领域,风格多样,深受后人喜爱。苏轼在政治上屡遭贬谪,却在逆境中创造出无数脍炙人口的诗词,表现出其豁达的性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二月三日点灯会客》的创作背景是在春季的元宵节,苏轼在江边与友人会客,借助这个节日抒发自己对故乡和往年的怀念,同时也表现出对新春的期待与对旧时光的回顾。
这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开篇就以“江上东风浪接天”引入,展现出春天的气息,充满了生机与活力。然而,接着提到“苦寒无赖破春妍”,暗示了春天的到来并非一帆风顺,反映出诗人在生活中经历的苦涩与无奈。
“试开云梦羔儿酒,快泻钱塘药玉船”一句,表现了诗人渴望在春天来临之际,借酒消愁,寻找那份久违的欢愉。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意识到“蚕市光阴非故国”,故乡和过去的美好时光已经成为了遥远的记忆,令人感伤。
最后两句“冷烟湿雪梅花在,留得新春作上元”则以梅花的坚韧和新春的美好作为诗的结尾,象征着希望与生命的延续。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情的回忆,展现了苏轼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充满了哲理的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时光的追忆,同时也表现出一种乐观的生活态度和对未来的期待。
诗中提到的“东风”象征什么?
“蚕市光阴非故国”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诗中的梅花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