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春昼睡起偶书二首》

时间: 2025-05-02 21:45:19

诗句

忽忽掩关卧,起来春日曛。

和风吹草木,杂花纷已繁。

他乡农事兴,悽然怀故园。

青山虽满眼,何用慰忧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1:45:19

原文展示:

春昼睡起偶书二首 张嵲 〔宋代〕 忽忽掩关卧,起来春日曛。 和风吹草木,杂花纷已繁。 他乡农事兴,悽然怀故园。 青山虽满眼,何用慰忧烦。

白话文翻译:

突然间关上门躺下,醒来时春日的阳光温暖。 和煦的风吹拂着草木,各种花朵已经繁茂。 在他乡农事兴旺,心中却凄然怀念故园。 青山虽然满眼,却无法慰藉内心的忧烦。

注释:

  • 忽忽:突然,匆忙的样子。
  • 曛:日落时的余光,这里指温暖的阳光。
  • 和风:温和的风。
  • 纷已繁:形容花朵繁多。
  • 悽然:悲伤的样子。
  • 故园:故乡。
  • 何用:有什么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嵲(约1096-1148),字文潜,号南轩,南宋初年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感慨。这首诗可能是在他流寓他乡时所作,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春天的一个午后,诗人醒来时,看到春日的景象,心中涌起了对故乡的思念。诗中的“他乡农事兴”反映了当时社会农耕的繁荣,但诗人内心的孤独和忧愁却无法被外界的景象所抚慰。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春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的前两句写诗人突然躺下休息,醒来时感受到春日的温暖。中间两句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风吹拂,花朵繁茂。后两句则转折,写诗人虽然身处美丽的自然之中,但内心的忧愁和烦恼却无法得到慰藉。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深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忽忽掩关卧:诗人突然决定躺下休息,关上门。
  2. 起来春日曛:醒来时,春日的阳光温暖。
  3. 和风吹草木:和煦的风吹拂着草木,带来生机。
  4. 杂花纷已繁:各种花朵已经繁茂,春意盎然。
  5. 他乡农事兴:在他乡,农事兴旺,社会繁荣。
  6. 悽然怀故园:心中却凄然怀念故乡。
  7. 青山虽满眼:眼前的青山虽然美丽。
  8. 何用慰忧烦:却无法慰藉内心的忧愁和烦恼。

修辞手法:

  • 拟人:“和风吹草木”中的“和风”被赋予了生命,吹拂草木,形象生动。
  • 对比:诗中通过自然景物的美丽与内心的忧愁形成对比,增强了表达效果。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对故乡的怀念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诗人通过对春天景物的描绘,抒发了内心的情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

意象分析:

  • 春日曛:温暖的阳光,象征着希望和生机。
  • 和风吹草木:和煦的风,带来春天的气息。
  • 杂花纷已繁:花朵的繁茂,象征着春天的繁荣。
  • 青山:美丽的自然景观,但无法慰藉内心的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曛”指的是什么? A. 日落时的余光 B. 寒冷的天气 C. 炎热的阳光 D. 阴暗的天气

  2. 诗人为何感到“悽然”? A. 因为农事兴旺 B. 因为怀念故园 C. 因为春日温暖 D. 因为青山美丽

  3. 诗中的“何用慰忧烦”表达了什么? A. 青山可以慰藉忧愁 B. 青山无法慰藉忧愁 C. 忧愁可以被自然治愈 D. 忧愁是不可避免的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张嵲的《春昼睡起偶书二首》与杜甫的《春望》都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但张嵲的诗更多地表现了对现实生活的无奈,而杜甫的诗则更多地表现了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张嵲的诗作,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赏析。
  • 《宋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张嵲的诗歌创作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感寓二首 感兴 感兴 感兴 感怀追和前韵 感怀再和山房韵 汾阳诸公招徐祥叔归代之答谢 汾阳徐祥英还家 方钓隐挟星学求诗且业醫 吊岳文二公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虫字旁的字 龙盘凤舞 人字头的字 包含捧的词语有哪些 职素 名正理顺 加速度 噪喧 包含澄的词语有哪些 摄心 谷字旁的字 犬字旁的字 北门管钥 袂接肩摩 金人 辞穷理屈 黄字旁的字 包含遣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