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苔》

时间: 2025-05-07 08:29:19

诗句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也学 一作: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29:19

原文展示:

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阳光照不到的地方,青春却悄然降临。苔藓上的小花虽然像米粒般小,但也努力模仿牡丹绽放。

注释:

  • 白日:阳光,白天。
  • 不到处:指光照不到的地方。
  • 青春:年轻的时光,常象征活力与生机。
  • 苔花:苔藓上开的花。
  • 米小:形容苔花的大小,像米粒一样小。
  • :模仿,试图做到。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的典故,但可以理解为在描绘自然景象的同时,传达了生命的坚韧与努力的主题。苔藓是一种生命力强的植物,常生长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象征着在逆境中生存的精神。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子才,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他擅长诗歌,尤其是小品诗,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袁枚晚年,反映了他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界的细腻观察。诗中展现了在逆境中绽放生命的理念,体现了他对小事物的独特关注。

诗歌鉴赏:

《苔》是一首短小精悍的诗作,通过简单的意象传达了深刻的哲理。诗的开头“白日不到处”描绘了一个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个环境下的苔藓却在这样的逆境中生长,展现了生命的坚韧与顽强。诗人在这里提到“青春恰自来”,将青春与苔花的生长对比,暗示着即使在艰难的环境中,生命依然会绽放出活力与希望。

苔花虽小,却“也学牡丹开”,这不仅仅是对自然界的观察,更是对人生态度的深刻反思。无论外界环境如何艰难,个体的奋斗与努力都是值得赞美的。诗中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暗示着生命的意义在于坚持与努力,即使是微小的生命也有追求美的权利。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白日不到处:描绘了一个阴暗的环境,暗示阳光和希望的缺乏。
    • 青春恰自来:表明即使在艰难中,青春与活力仍会悄然降临。
    • 苔花如米小:用苔花的细小来象征生命的渺小和脆弱。
    • 也学牡丹开:苔花虽然微小,却努力模仿牡丹,传达出对美的追求。
  • 修辞手法

    • 比喻:苔花比作米粒,形象地表达了它的微小。
    • 拟人:苔花“学牡丹开”,赋予了植物以人的情感与追求。
  • 主题思想:生命在任何环境中都能努力追求美与希望,无论多么微小的存在也值得被尊重。

意象分析:

  • :象征生命的坚韧与适应能力。
  • :代表美与生命的绽放。
  • 米粒:象征微小与平凡,但也暗示着潜在的生命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日不到处”意指什么?

    • A. 阳光充足
    • B. 光照不到的地方
    • C. 白天很长
  2. 苔花的大小比作什么?

    • A. 豆子
    • B. 米粒
    • C. 苹果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努力追求美
    • B. 享受青春
    • C. 生活的艰辛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晓》 孟浩然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 袁枚的《苔》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反映了在困境中对生命与美的追求,但袁枚更侧重于微小生命的坚韧,而杜甫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思考。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面临困境时的不同情感与表达。

参考资料:

  • 袁枚《随园诗话》
  •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 《清代诗人研究》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谢君实端明惠牡丹 代书戏祖龙图 窥开吟 其七 和王安之少卿雨后 东轩消梅初开劝客酒二首 其二 秋怀三十六首 对花饮 欢笑 洛阳春吟 又旋风吟二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悬鹑百结 忘结尾的成语 毋字旁的字 附就 牙字旁的字 质验 韭字旁的字 珠投璧抵 卤字旁的字 维摩丈室 虎而冠者 羊头狗肉 惜玉怜香 进教 包含鹿的词语有哪些 色丝虀臼 水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