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圣母祠》

时间: 2025-04-27 14:35:02

诗句

漫说丛祠住女郎,乱臣原是古周姜。

云冠松盖山楼静,翠叶银花水镜凉。

开母有姨居少室,夫人辞帝降清湘。

后妃治法分明在,底事河东见武杨。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5:02

原文展示:

漫说丛祠住女郎,乱臣原是古周姜。
云冠松盖山楼静,翠叶银花水镜凉。
开母有姨居少室,夫人辞帝降清湘。
后妃治法分明在,底事河东见武杨。

白话文翻译:

随便谈谈丛林中的祠堂居住着女子,动乱的臣子本是古代周朝的姜氏。
云雾笼罩、松树掩盖的山楼静谧,翠绿的叶子和银白的花在水中映照,凉意扑面而来。
开母有姨居住在小屋,夫人辞别帝王降临清湘。
后妃的法度分明在此,为什么河东却能见到武杨。

注释:

  • 丛祠:指丛林中的祠堂,通常是祭祀的场所。
  • 女郎:指女子。
  • 乱臣:指那些在动乱中做乱事的臣子。
  • 古周姜:古代周朝的姜氏,可能暗指历史上的某位重要人物。
  • 云冠松盖:形容云雾缭绕,松树遮蔽的景象。
  • 水镜凉:水面如镜,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
  • 开母有姨:开母是指某种女性的称谓,可能与具体历史人物有关。
  • 夫人辞帝:指某位夫人告别帝王。
  • 后妃治法:指后妃的治理法则。

典故解析:

  • 古周姜:周朝的姜氏家族,历史上曾有重要影响力,诗中提到可能是借以映射当今的权臣。
  • 河东见武杨:可能暗指历史上著名的武将杨戬,体现出对历史人物的追忆。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阮元(1764-1849),清代著名诗人、书法家,擅长古典诗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与历史人物。
  • 创作背景:写作于清代,社会动荡,诗人对历史与现实进行思考,表达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对现状的感慨。

诗歌鉴赏:

《圣母祠》是阮元的一首富有诗意的作品,诗中通过对丛祠景色的描绘,与历史人物的联想,展现出一种深沉的情感。首句“漫说丛祠住女郎”引入主题,似乎在讲述一个与女子有关的故事,接着提到“乱臣”与“古周姜”,则通过历史的影像,暗示了当时的政治动荡与权臣的乱象。后两联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致描写,表现出一种宁静的对比,似乎在对现实的不安进行反思。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过往的追忆,也有对当下的思考,展现出诗人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1. 逐句解析

    • 首句:诗人以“漫说”开头,语气轻松,却暗含深意,提到女郎和丛祠,似乎引入一个神秘的故事。
    • 第二句:提到历史上的“乱臣”,揭示了权力动荡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 第三句: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现出一种静谧的美感,形成对比。
    • 第四句:提到后妃的法度,暗示权力的分配与治理,最后以“河东见武杨”结束,似乎要强调历史的轮回与人物的命运。
  2.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镜”比喻为清凉的感觉,生动形象。
    • 对仗:如“云冠松盖”与“翠叶银花”,增强了诗的音韵美。
  3. 主题思想

    • 诗歌通过对历史与自然的结合,表达了对权力动荡的反思,以及对宁静美好生活的渴望。

意象分析:

  • 丛祠:象征着传统与历史。
  • 云冠松盖:代表自然的宁静与内心的平和。
  • 水镜:象征着清澈与真实的反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女郎”指的是谁? A. 女神
    B. 祭祀的女子
    C. 皇后
    答案:B

  2. “云冠松盖”主要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 A. 热闹
    B. 宁静
    C. 动荡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武杨”是谁? A. 武将
    B. 诗人
    C. 皇帝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登高》杜甫
  • 诗词对比

    • 阮元与李白的作品都具有对自然的细腻描写,但阮元更多地关注历史的反思,而李白则倾向于表达个体情感的豪放。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阮元的诗词艺术》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锦石捣流黄 迷楼歌二首 和李次仲韵 持节过京 钱大参有和用韵谢之七首 雨中寄李正字 和同官问耳疾六首 山居杂诗九十首 淮南行二首 谒金门(咏木樨)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蒸蒸日盛 柔嘉 善忘 艮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疑心生暗鬼 搠枪使棒 包含纡的成语 磕头礼拜 新陈代谢 同字框的字 岁稔 双文 鼠字旁的字 庆腾 业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