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11:01: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11:01:15
偷声木兰花 其一 题石船画兰
作者: 奭良 〔清代〕
生绡淡扫拖蓝浅。
蕊嫩花香初破绽。
斗室清幽。
五月轻阴水国秋。
光风乍转新标置。
密叶长条青欲滴。
湘水西流。
拨入琴操动客愁。
这首诗描绘了兰花的清幽与雅致,诗人用淡蓝色的生绡轻轻地扫去兰花的花瓣,花蕊娇嫩,散发着淡淡的香气,正要绽放。诗人身处静谧的室内,正值五月,轻柔的阴云笼罩着水乡,似乎已经进入了秋季。微风乍起,新的标志随之而来,密密的叶子如同欲滴的青珠。湘水缓缓流淌,拨动了琴弦,激起了旅人的愁绪。
奭良,清代诗人,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常融入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情感,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作是在某个静谧的环境中创作的,诗人通过对兰花的描写,表达了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在宁静中引发的思绪和感伤。
《偷声木兰花》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兰花的美丽及其清幽的环境,诗人在平静的斗室中,体会着生命的瞬息万变。诗歌开头以“生绡淡扫拖蓝浅”引入,给人以柔和的视觉感受,仿佛置身于花香四溢的空间。接着,诗人描绘了兰花初放的状态,细腻而生动,传达出一种生命的脆弱与珍贵。接下来的描写则将环境与时间结合在一起,五月的轻阴和水乡的氛围仿佛让人感受到季节的交替,生动地展现了自然与人心的共鸣。
诗的后半部分描绘了微风带来的变化与湘水的流动,不仅增添了诗的层次感,还引发了旅人的愁绪。整首诗在意象上层层递进,展现出诗人对兰花的深情与对生活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既清新又略带忧伤的氛围,使人不禁沉浸其中。
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美的颂扬与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与深邃思考。
“生绡淡扫拖蓝浅”中的“生绡”指的是什么?
A. 一种粗糙的布料
B. 一种薄的丝绸
C. 一种颜色
诗中提到的“湘水”主要象征什么?
A. 友谊
B. 时间的流逝与思乡
C. 自然的美丽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欢乐
B. 悲伤与思考
C. 无所谓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奭良的《偷声木兰花》更加侧重于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情感的内省,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的豪放与情感的奔放。两者在风格与主题上各有千秋,但都体现了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