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1:24:2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1:24:20
清明有感
作者:郑清之 〔宋代〕
井泉槐火几清明,
白发红颜管送迎。
荣落智愚千古恨,
一时分付子规声。
这首诗表达了在清明时节对亲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井边的泉水与槐树的火焰,在清明时节显得格外清新;白发苍苍的老人与红颜的年轻人,互相问候陪伴。人生的荣华与衰落,智慧与愚昧,都是千古以来的遗恨;一瞬间的悲伤化为子规鸟的啼鸣,令人感到无奈。
郑清之,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诗作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常表现对生命和自然的感悟。
这首诗创作于清明节前后,清明节是中国传统的祭祖扫墓的时节,诗人以此时节为背景,表达对逝去亲人的怀念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
《清明有感》是一首抒发对亲人怀念和人生无常的诗作。诗的开头以“井泉槐火”描绘了清明时节的自然景象,表现出一种清新和生机。接着“白发红颜”描绘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织,展现出老人与年轻人之间的陪伴与交流。诗中提到“荣落智愚千古恨”,则引出人生的哲学思考,表达了对人生荣华与衰落、智慧与愚昧的深切体悟,似乎在感叹人生的无常与遗憾。最后一句以“子规声”结尾,子规鸟的鸣叫象征着哀伤与思念,给整首诗增添了一层深沉的情感。
整首诗结构紧凑,情感真挚,语言简练而富有表现力,展示了诗人在清明时节对生命、亲情和时间流逝的深刻思考。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人际关系的反思,诗人表达出一种对生命的珍惜与对逝去时光的追忆,激起读者心中的共鸣。
整首诗表达了对清明时节的思考,对逝去亲人的怀念,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生命的脆弱与珍贵。
清明时节,诗中提到的“井泉槐火”主要表达了什么?
诗中“白发红颜”主要象征什么?
“子规声”在诗中象征什么情感?
杜甫的《春望》同样描绘了春天的景象,但更侧重于国事与个人命运的交织,而郑清之的《清明有感》则更关注个人情感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