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官妓从人》

时间: 2025-05-07 06:56:54

诗句

少为轻薄悮,失行落优倡。

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

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

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6:56:54

原文展示:

少为轻薄悮,失行落优倡。
去作小家妇,愿同贫里装。
无心歌子夜,有意学流黄。
他日东郊上,谁人见采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官妓生活的思考和对未来的向往。诗人指出,年轻时因轻浮而失去了正道,最终沦落为妓女。她希望能过上普通的家庭生活,愿意与贫穷的人一起生活。夜里虽然无心唱歌,却希望能学会流行的曲调。将来在东郊的桑树下,谁能见到她的身影。

注释:

  • 轻薄悮:轻浮和薄情的行为。
  • 失行:失去了正道,偏离了应有的行为。
  • 优倡:指妓女。
  • 小家妇:指普通的家庭妇女。
  • 贫里装:愿意与贫穷生活的人生活在一起。
  • 歌子夜:夜里唱歌。
  • 流黄:流行的歌曲。
  • 东郊:指东边的郊外,常与桑树相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白华,宋代诗人,文学家。他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和对女性命运的关注而著名。梅尧臣的诗作常反映社会现实和个人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宋代,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官妓的态度,以及女性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命运。梅尧臣通过对官妓的描写,表达了对女性生活的同情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官妓生活的描绘,深刻反映了女性在社会中的悲惨命运。诗的开头提到“少为轻薄悮”,揭示了年轻时的轻浮以及由此带来的后果,表达了对过去的懊悔。在经历了失落之后,诗人希望能够过上平凡的家庭生活,展现了一种对平淡生活的向往和渴望。

诗中提到的“无心歌子夜”,显示出她对唱歌的冷漠态度,反映出她对过去生活的不满和无奈。而“有意学流黄”则表明她对未来的渴望,虽然身处困境,却仍希望能学习新事物,追求新的生活。

最后一句“谁人见采桑”,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孤独感,仿佛在问未来是否还有人能注意到她的存在。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流露和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梅尧臣对女性命运的深刻思考,也让人反思社会对女性的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少为轻薄悮:年轻时由于轻薄而遭受的悔恨。
  2. 失行落优倡:因失去正道,沦为妓女。
  3. 去作小家妇:向往成为普通家庭的妇女。
  4. 愿同贫里装:愿意与贫穷的人共同生活。
  5. 无心歌子夜:对夜晚歌唱的无心,反映内心的疲惫。
  6. 有意学流黄:希望能学习流行的歌曲,渴望新生活。
  7. 他日东郊上:展望未来的某一天。
  8. 谁人见采桑:感慨无人会注意到自己的存在。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官妓的过去和未来生活的对比,突显其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 象征:桑树象征着平凡的生活与希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女性在社会中的困境与追求,表现出对平凡生活的向往和对社会现象的反思,传达出一种深切的同情和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轻薄:象征年轻时的轻率。
  • 优倡:象征被社会边缘化的女性。
  • 小家妇:象征平凡却向往的生活。
  • :象征希望和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轻薄悮”是什么意思? A. 年轻时的轻浮
    B. 对人深情
    C. 失去的机会
    答案:A

  2. 作者梅尧臣生活在什么朝代? A. 唐代
    B. 宋代
    C. 明代
    答案:B

  3. 诗中“谁人见采桑”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忧伤
    C. 兴奋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对比梅尧臣的这首诗与李白的《将进酒》,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但梅尧臣更侧重于对女性命运的关怀,而李白则关注于人生的豪情与饮酒作乐的态度。两者的情感基调和主题各有千秋,体现了不同的时代背景与个人风格。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梅尧臣传》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司隶傅咸诗 拟四愁诗四首 其四 拟四愁诗四首 其三 拟四愁诗四首 其二 拟四愁诗四首 其一 霖雨诗 七哀诗二首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舟字旁的字 秃宝盖的字 泪如泉滴 包含观的词语有哪些 无字旁的字 大露头角 有口难分 毫无例外 鳥字旁的字 竹杖成龙 提前 风柯 瘼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雁断鱼沉 蛮畿 举大计 西字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