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33: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33:04
和张次道再游翠岩之作
作者: 陈师道 〔宋代〕
去岁寻山有旧题,
重来似与故人期。
回峦俯仰如迎客,
流水喧鸣拟索诗。
岭路依危通鸟过,
吾身趁健白云随。
自怜久快屠门嚼,
欲往安能久茹芝。
去年游山时写过题目,
今年再来似乎与故人相约。
山峦回环俯仰,如同在迎接客人,
溪水潺潺作响,似乎在索要诗篇。
山岭小路险峻,鸟儿在空中飞过,
我跟随着健壮的身体,白云漫游。
自己怜惜久在屠门中品尝肉味,
想要去哪里,怎能久留在茹芝的地方呢。
“屠门”指代屠夫的家,暗喻诗人自嘲沉迷于世俗享乐,缺乏高雅的修养。与传统的隐逸文化形成对比。诗中的“茹芝”是古人追求的长生不老草药,反映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陈师道(约1050年-1125年),字允和,号梅溪,宋代诗人,擅长诗歌、散文,作品多表现清新、质朴的风格。他的诗歌常常融入自然景物,展现内心情感。
此诗写于陈师道再游翠岩之时,表达了他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友人重聚的欣喜,反映了他对世俗生活的思考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再游翠岩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的美与诗人内心的情感。诗的开头,诗人提到去年游山时已写过的题目,这种承接让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思想的延续。随着诗人的再到来,似乎与故人再次相约,营造了一种亲切的氛围。
在描写山水时,诗人运用“回峦俯仰如迎客”的比喻手法,生动地描绘出山峦的层叠与气势,仿佛山在迎接他这个旅客。接着,流水的声音如同在索要诗篇,使得环境更加灵动,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
岭路的险峻和鸟儿的飞过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自由的向往。而最后两句则是诗人自我反省,表达了对世俗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形成了矛盾而深刻的情感。整首诗在清新自然的表象下,融合了个人的哲思,令人深思。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友人的重聚所带来的喜悦,以及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深刻的哲思和情感。
诗人在去年游山时写过的题目是什么?
诗中“流水喧鸣拟索诗”意指什么?
“自怜久快屠门嚼”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这些作品均涉及诗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内心的思考,展现了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