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0:39: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0:39:48
也持黄菊蕊,时望白衣人。
苜蓿从来厌,茱萸却乍亲。
护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贫。
莫要悲摇落,秋花更胜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感慨。诗中提到,虽然我也在捧着黄菊的花蕊,却时常想着那身穿白衣的人。对于苜蓿我向来没有好感,而对于茱萸却有些亲近。尽管霜云未曾散去,身穿斗篷的人却显得多么贫困。不要为花瓣的凋落而感到悲伤,秋天的花朵比春天的更胜一筹。
梅尧臣(约1002-1060),字子华,号云溪,南宋著名诗人,擅长五言诗,作品富有情感,常表达个人的抒情和对自然的感悟。他的诗风清新典雅,注重意境的营造。
这首诗创作于重阳节,作者在秋日的感慨中,回顾生命的短暂与美好,表达了对自然变化的哲思和对逝去时光的珍惜。
梅尧臣在《依韵和杨直讲九日有感》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秋天的氛围与个人的情感交织。诗的开头便以“黄菊蕊”引入,菊花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尤其是在秋季。诗人手握菊花,似乎在对比秋的萧瑟与生命的脆弱,带有一丝淡淡的忧伤。接着提到“白衣人”,则暗示了诗人对于理想与高尚人格的向往。对于苜蓿的不屑与对茱萸的亲近,反映了个人情感的复杂与多样,暗示着对平凡生活的不满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护霜云不散,吹帽客何贫”一句,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困境的思考,虽然秋霜笼罩,但生活中的艰辛并不妨碍对美好事物的追求。最后一句“莫要悲摇落,秋花更胜春”则是全诗的情感升华,提醒人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无常,秋天的花朵在诗人眼中是更为美丽的,他们承载着生命的厚重和深邃,透出一种哲理的智慧。
整首诗反映了对生命的感悟与哲思,传达出在面对生活的艰辛与无常时,应保持积极的心态,珍惜当下的美好。
诗中提到的“白衣人”象征着什么?
A. 理想与高洁
B. 平凡与无趣
C. 生活的艰辛
答案:A
“苜蓿从来厌”表达了诗人对什么的态度?
A. 对生活的热爱
B. 对平凡事物的厌倦
C. 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B
最后一句“秋花更胜春”所传达的情感是什么?
A. 悲伤
B. 乐观
C. 无奈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