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拟吴侬曲(三首)》

时间: 2025-05-09 03:53:36

诗句

忆郎忆得骨如柴,夜夜望郎郎不来。

乍吃黄连心自苦,花椒麻住口难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3:53:36

原文展示:

忆郎忆得骨如柴,
夜夜望郎郎不来。
乍吃黄连心自苦,
花椒麻住口难开。

白话文翻译:

我思念我的爱人,思念得骨瘦如柴,
夜里夜夜期盼着他,却总是等不到他回来。
刚吃了黄连,心里感到无比苦涩,
花椒的辛辣让我的嘴巴麻木,无法开口说话。

注释:

  • :指爱人或情人。
  • 骨如柴:形容人因思念而瘦弱,像木柴一样。
  • 黄连:一种苦味很重的药材,用来比喻心中的苦楚。
  • 花椒:辛辣的调料,象征嘴巴麻木,不知如何表达感情。

典故解析:

“黄连”和“花椒”在古代诗歌中常用来象征苦与辣,分别代表内心的苦痛与言语的无奈。此诗通过这些意象,反映出思念之苦和无奈的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于谦(1398年-1457年),字廷益,号彦庵,明代著名诗人、书法家。他以其豪放的个性和深厚的文学造诣闻名于世,尤其擅长诗歌创作。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于谦思念爱人时期,反映了他在生活中的孤独与苦闷,诗中表现的情感与时代背景相呼应,显示出个人与社会生活的紧密联系。

诗歌鉴赏:

这首《拟吴侬曲》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思念之苦。开头两句直截了当,描绘出思念的强烈与身体的虚弱,令人感同身受。每夜的期盼与失落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无尽的等待。后两句则用黄连与花椒这两种苦涩的调味品,形象地表达了内心的苦楚与无法倾诉的无奈。整首诗采用了简洁的语言,却通过生动的意象传达了复杂的情感,体现了于谦深厚的文学功底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忆郎忆得骨如柴:开篇即表明思念的强烈,形象地展示了因思念而消瘦的状态。
  • 夜夜望郎郎不来:每夜的等待愈发显得漫长,反映出内心的焦虑与无奈。
  • 乍吃黄连心自苦:用黄连的苦味比喻内心的苦楚,增强了情感的深度。
  • 花椒麻住口难开:嘴巴因花椒的麻辣而无法开口,象征着无以言表的情感与压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思念比作骨瘦如柴,以突出情感的强烈。
  • 对仗:全诗在句式结构上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意象:黄连与花椒作为意象,丰富了诗的层次。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思念”这一主题展开,通过对苦与辣的描绘,展示了思念之苦与无奈,表达了对爱人的深情与渴望。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意象分析:

  • 骨如柴:象征思念带来的身体虚弱。
  • 黄连:代表内心的苦涩与痛苦。
  • 花椒:象征无法言表的无奈与麻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忆郎”指的是: A. 朋友
    B. 爱人
    C. 亲人
    D. 师长

  2. “骨如柴”表达的意思是: A. 身体健康
    B. 思念过度导致的消瘦
    C. 喜悦的状态
    D. 无法入睡

  3. “乍吃黄连”中“黄连”象征: A. 喜悦
    B. 期待
    C. 苦痛
    D. 无奈

答案: 1.B,2.B,3.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唐婉《钗头凤·世情薄》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两首诗都表达了思念之苦,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多地体现了女性的柔情与细腻,而于谦则通过粗犷的意象表现内心的苦闷与无奈。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全集》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玉案 青玉案 纪事 青玉案 次贺方回韵 青玉案 送友 青玉案·访旧 青玉案 前题 和芸窗韵 青玉案·有寄 青玉案(同前) 青玉案 其二 访蒋存鲁南湖园居 青玉案 赠内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止字旁的字 有一手儿 挟尺 东西南北客 癶字旁的字 飞字旁的字 街谈巷语 测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首虏率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经首 盘龙卧虎 辞不达义 单人旁的字 张爱玲 木形灰心 豆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