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17:0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17:05
春日登楼
作者: 于谦 〔明代〕
柳条如翠线,万缕织春愁。
遮断东风路,无缘入画楼。
春天的柳条如同翠绿色的丝线,万千条细柳编织着春日的愁绪。
东风的路径被遮断了,无法进入那幅美丽的画楼。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东风”常常象征春天的气息,古代诗词中常用来传达春天的温暖和生机。
作者介绍: 于谦(1398-1457),字廷益,号节庵,明代著名的诗人、政治家。以清白和正直著称,曾任大明朝的礼部尚书。他的诗词风格清新自然,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天,诗人置身于高楼之中,面对春日的景象,心中却生出无限愁绪。反映了他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
《春日登楼》是一首情感细腻的诗。诗的开头描绘了春天的柳条,如同翠色的丝线,生动地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美丽。然而,诗人在欣赏春色的同时,却感到一丝愁绪,这种愁绪似乎与春天的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里的“万缕织春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春天的美景未能带来愉悦,反而激发了心中的忧伤。
接着,诗人通过“遮断东风路”这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东风,本应带来温暖与生机,却在这里被阻隔,象征着春天的希望与美好无法抵达诗人的心灵。他与美丽的“画楼”无缘,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沉重,表达了一种对美好事物无法触及的无奈和失落。
全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纠结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其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柳条与春愁,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愁苦。诗的情感基调是忧伤而又深沉,反映出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柳条如翠线”用来形容什么?
A. 春天的丘陵
B. 柳树的枝条
C. 清澈的溪水
D. 细雨纷飞
“万缕织春愁”中的“万缕”是用来表达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悲伤
C. 迷茫
D. 愤怒
诗人为什么无法“入画楼”?
A. 因为下雨
B. 因为心中有愁
C. 因为楼太高
D. 因为路途遥远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在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中,同样描绘了春天的美景,但情感基调则更为宁静和谐;而于谦的《春日登楼》则更加强调内心的忧愁与无奈,展示了两位诗人在相似题材下的不同情感表达。
推荐书目:
这些书籍能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美,并拓宽对古代文学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