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1:56: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6:54
题永城驿
作者: 姚合〔唐代〕
秋赋春还计尽违,自知身是拙求知。
惟思旷海无休日,却喜孤舟似去时。
连浦一程兼汴宋,夹堤千柳杂唐隋。
从来此恨皆前达,敢负吾君作楚词。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秋天的赋诗与春天的情感相对立,实际是自己对知识的拙劣追求。虽然思念无尽的大海没有休止,但我却喜欢那孤舟的归去。连接的水岸上有汴河与宋代的景象,堤岸上千柳交错着唐与隋的风情。自古以来,这种遗憾都是前人所经历的,我怎敢辜负了我的君主,写下楚辞呢?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楚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诗歌形式,代表了屈原等人的文学成就与情感表达。诗中的“汴宋”与“唐隋”则是历史上的朝代,反映了历史的厚重感与文化的交融。
作者介绍
姚合(约公元一八五年-公元九百年),唐代诗人,字子之,号晨曦,原籍河南,后迁居永城。他的诗风清新,情感细腻,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姚合身处永城驿时,表现了他对时光流转、历史变迁的感慨以及对文学艺术的追求。这一时期的社会环境复杂,诗人通过对比历史与个人感受,传达出对过去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期许。
《题永城驿》是一首充满感怀的诗作,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赋诗与春天的情感,表现了人生的无常与对知识的渴求。诗的开头,诗人以“秋赋春还计尽违”引入,暗示着他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接着,他自知追求知识的笨拙,反映出一种自我反思的心态。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表现出对大海的思念,而孤舟的形象则带有一种淡淡的孤独感。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连浦一程兼汴宋,夹堤千柳杂唐隋”,展示了历史的交汇与文化的沉淀,体现出他对历史的敏感与思考。最后,诗人以“敢负吾君作楚词”作为结束,表达了对文学的敬重与责任感,彰显出其忠诚和情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中使用了比喻(如“孤舟似去时”)、对仗(如“连浦一程兼汴宋,夹堤千柳杂唐隋”)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艺术性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展现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知识的追求,表现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对文学艺术的热爱。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秋赋春还计尽违”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春天的怀念
B. 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C. 对秋天的赞美
“孤舟”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归属感
B. 自由与孤独
C. 人生的旅途
诗中提到的“楚词”代表了什么?
A. 诗人的忠诚与责任
B. 秋天的主题
C. 对历史的遗憾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